[发明专利]一种内置均布器的聚乳酸脱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3075.6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8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秦峰;陈瑞锋;许克强;任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C08G63/90;C08G63/08 |
代理公司: | 合肥英特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9 | 代理人: | 徐文军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均布器 乳酸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均布器的聚乳酸脱挥装置,包括罐体、支撑台和上端盖,所述罐体设置于支撑台的上端,上端盖设置于罐体的上端,上端盖的上端一侧连通有挥发分出口;所述罐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进料分布腔、输送腔和加热脱挥腔,进料分布腔内设有均布器;均布器的底部垂直固定有螺旋进料杆,螺旋进料杆设置于输送腔内;螺旋进料杆的底部垂直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位于加热脱挥腔内。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有利于形成液膜的形成,缩短挥发分扩散距离,提高了脱挥效果和效率,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乳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均布器的聚乳酸脱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这两大问题已经对人类社会构成了重大威胁,开发可再生资源、可再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用以替代石油塑料产品已是大势所趋。其中,以聚乳酸(PLA)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最为活跃。
聚乳酸属于化学合成的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绿色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开发和利用除了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外,还可为主要以石油资源为基础的塑料工业开辟取之不尽的原料资源。因而,无论从环境保护方面,还是从资源开发方面来看,聚乳酸材料的开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众多聚乳酸合成方法中,丙交酯开环聚合法是获得高分子量、高强度聚乳酸的有效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丙交酯开环聚合工艺及其后续脱挥工艺过程已成为聚乳酸合成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其研究重点一方面集中在聚合工艺的改进,以期进一步提高聚合物分子量,以满足各种应用聚乳酸材料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对反应后期脱挥工艺的改进,力求尽可能完全的从具有高粘度特性的聚合产物中脱除低分子挥发物,提高聚合物纯度,以改善聚乳酸材料的模压性能和热稳定性。
以丙交酯为原料生产聚乳酸的连续聚合方法中,脱挥方法及设备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由于体系粘度较高,而且丙交酯单体的沸点又比较高,因此,脱挥一直是聚乳酸生产过程和技术开发中的一个棘手难题。脱挥过程利用的是气液界面的挥发平衡浓度下降,使液相中的挥发分迅速转移到气相中,然而液体深处的挥发分则需要通过扩散达到界面处脱离液相转移到气相中去,因此,挥发分的传递速率为控制脱挥速度的控制步骤。在恒定温度下,提高挥发分的传递速率的途径有三个,一是使液膜变薄,缩短扩散距离;二是增加液体的湍动强度,使气液界面不断更新;三是促使挥发分汽化并易于与液相分离。
目前,采用螺杆挤出机进行脱挥的方法不仅能耗高,而且聚合物在螺杆挤出机中受到高剪切负荷,不能缩短液膜的扩散距离,降低了脱挥效率。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内置均布器的聚乳酸脱挥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均布器的聚乳酸脱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均布器的聚乳酸脱挥装置,包括罐体、支撑台和上端盖,所述罐体设置于支撑台的上端,上端盖设置于罐体的上端,上端盖的上端一侧连通有挥发分出口;
所述罐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进料分布腔、输送腔和加热脱挥腔,进料分布腔内设有均布器;
均布器的底部垂直固定有螺旋进料杆,螺旋进料杆设置于输送腔内;
螺旋进料杆的底部垂直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位于加热脱挥腔内。
优选的,所述均布器的上端面设有弧形面板,弧形面板的上端中部垂直设有支撑杆;
支撑杆贯穿上端盖向上延伸端的外壁套接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的底部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的内壁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有第一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3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