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诱蚊灭蚊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2940.5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3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鉴明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4;A01M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石泽智;黄文凯 |
地址: | 5284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灭蚊 | ||
本发明涉及高压诱蚊灭蚊器,包括主体、电极网、诱蚊灯、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和控制开关,所述主体用于固定安装电极网、诱蚊灯和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所述电极网在主体上形成灭蚊区;所述诱蚊灯位于电极网的灭蚊区内;所述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为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混合输送至灭蚊区内与空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该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电极网内向外扩散;所述的控制开关用于控制高压诱蚊灭蚊器自动或非自动开启功能。本发明不但更好的引诱蚊子进入电极网内,有效的提高诱蚊灭蚊效果,且可无需紫外灯也能实现诱蚊灭蚊功能,不会影响生活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蚊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启动诱蚊灭蚊的灭蚊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灭蚊器一般包括有固定体、诱蚊灯、二氧化碳发生器和电极网等,如中国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电击式灭蚊装置(专利号201020121899.X)”,其技术存在有以下缺陷,1、二氧化碳发生器采用光催化产生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发生器外置通过输入管输送进入电极网内,其二氧化碳气体的散发性能差,以此影响诱蚊效果,3、二氧化碳发生器和诱蚊灯在电极网内,以此影响诱蚊灯的灯光散热效率,4、其灭蚊器控制采用手动开启,因此使用多有不便,影响使用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灭蚊器存在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压诱蚊灭蚊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高压诱蚊灭蚊器,包括主体、电极网、诱蚊灯、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和控制开关,所述主体用于固定安装电极网、诱蚊灯和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所述电极网在主体上形成灭蚊区;所述诱蚊灯位于电极网的灭蚊区内;所述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为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混合输送至灭蚊区内与空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该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电极网内向外扩散;所述的控制开关用于控制高压诱蚊灭蚊器自动或非自动开启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开关由滑块、滑块座和光感控制器组成,所述滑块滑动式安装在滑块座上,所述滑块采用非透明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光感控制器由光敏传感器和控制线路板组成,该光敏传感器设在滑块底部位置,通过滑块滑动形成位移进行打开或遮挡光敏传感器,实现光感控制器自动或非自动控制高压诱蚊灭蚊器开启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设在主体上的一个开口内腔中,开口内腔上设有密封盖,在开口内腔底部设有排气通道与电极网的灭蚊区相通,排气通道上设有风扇引导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产生的气体在电极网内形成气流,所述的化合物包括有碳酸氢钠和硫酸铝。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由上固定体、下固定体和连接防护网组成,所述的上固定体、下固定体通过连接防护网相互固定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的主体,所述电极网位于连接防护网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体为主体上端的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内设有一顶座,下固定体为主体下端的安装壳体,所述的上固定体通过顶座将连接防护网固定在上固定体和下固定体之间位置,所述的下固定体上设有卸蚊孔,卸蚊孔上安装有活动盖。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网由内网和外网组成,内网位于外网内,所述的内网和外网之间形成有平行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网上端通过一上固定座与上固定体的顶座配合安装,所述电极网下端通过一下固定座与下固定体配合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分别设有对应的内限位槽和外限位槽,所述的电极网通过内限位槽和外限位槽安装在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防护网由左网和右网组成,所述的左网和右网分别位于电极网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顶座或/和下固定体上设有安装座,所述的诱蚊灯通过安装座安装在电极网内。
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鉴明,未经李鉴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2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