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子接线结构及接线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2858.2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2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卢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盛世机电制品(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H02K11/00 |
代理公司: | 中山驰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6 | 代理人: | 凌信景 |
地址: | 5284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子 接线 结构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子接线结构,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条绕线槽,相邻所述绕线槽之间形成有绕线架,所述绕线架上绕制有线圈绕组,相应所述线圈绕组连接有引线,所述定子铁芯上安装有PCB基板,所述PCB基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引线焊接的铜片,在将引线与铜片焊接时,因PCB基板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所以能够防止焊接时产生的高温对定子铁芯进行损害,保证产品质量,实现自动化;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定子接线工艺,在将引线与铜片焊接时,因PCB基板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所以能够防止焊接时产生的高温对定子铁芯进行损害,保证产品质量,工艺步骤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尤其是一种定子接线结构及接线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生产制造的小功率、低电压120-240V电机,由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组合构成,定子组件上缠绕有铜线绕组,在铜线绕组缠绕好后需要通过引线来将其与外部接线端子连接,然后将引线缠绕固定在定子组件上以确保引线与铜线绕组稳固连接或与外部接线端子稳固连接;如今是通过塑料带将若干条引线同时缠绕捆绑在定子组件上,并在引线上套设有保护套以防止引线被损伤;但是,塑料带容易断裂和老化,同时引线与外部接线端子还存在连接困难的问题,例如,塑料带将若干引线缠绕在一起,导致难以分辨。
如今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是通过在定子组件上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设有与引线焊接的连接柱,因为安装座由常规材料制成,在进行焊接时,焊接所产生的高温会导致安装座或定子铁芯发生变形,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不能保证。
为此,本发明即针对上述问题而研究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定子接线结构,可以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在所述定子铁芯上安装有PCB基板,所述PCB基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引线焊接的铜片,在将引线与铜片焊接时,因PCB基板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所以能够防止焊接时产生的高温对定子铁芯进行损害,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虚焊,防止短路,实现自动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定子接线工艺,在将引线与铜片焊接时,因PCB基板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所以能够防止焊接时产生的高温对定子铁芯进行损害,保证产品质量,工艺步骤简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定子接线结构,包括定子铁芯1,所述定子铁芯1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条绕线槽2,相邻所述绕线槽2之间形成有绕线架3,所述绕线架3上绕制有线圈绕组4,相应所述线圈绕组4连接有引线5,所述定子铁芯1上安装有PCB基板6,所述PCB基板6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引线5焊接的铜片7。
如上所述一种定子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基板6和铜片7上相对应设有连接孔61,所述PCB基板6与铜片7之间设有能同时穿设在PCB基板6的连接孔61和铜片7的连接孔61而将铜片7铆接在PCB基板6上的铆钉60。
如上所述一种定子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基板6与铜片7在铆接时,所述PCB基板6与铜片7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引线5一端进入间隙内并缠绕于铜片7上。
如上所述一种定子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1上设有安装座8,所述PCB基板6设置在安装座8上,所述安装座8与PCB基板6之间设有将二者连接的连接结构9。
如上所述一种定子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9包括分别设在安装座8上表面两端相互配合的至少两倒扣91以及分别设在安装座8上表面两侧相互配合的至少两限位块92。
如上所述一种定子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基板6上设有通孔62,所述安装座8上设有当PCB基板6连接在安装座8上时能贯穿通孔62的导向柱81,所述导向柱81上端呈锥形面设置。
如上所述一种定子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8上表面或PCB基板6下表面上设有若干条凸条8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盛世机电制品(中山)有限公司,未经新盛世机电制品(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28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