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振动模式的电化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2098.5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6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闫永达;王韶文;耿延泉;韩联欢;赵学森;胡振江;詹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16;G01B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冯建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振动 模式 电化学 检测 装置 | ||
一种基于振动模式的电化学检测装置,涉及一种电化学检测装置。滑槽固定座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滑块并且设有紧固螺栓能够紧固定位,压电促动器竖向固定在滑块上,电容固定器固定在压电促动器底部,调距环与电容固定器下端旋接配合,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插装在电容固定器内部,锁紧螺钉能够锁紧定位,激振压电陶瓷环固定在调距环底部,柔性铰链夹装固定在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之间,边缘固定导电片并连接外接导线,上固定环固定在激振压电陶瓷环底部,定位螺钉安装螺母接头与柔性铰链紧固定位,纳米电极探针固定在螺母接头底部。探针逼近样品表面更加精准安全,并且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与探针的间距调节方便,保证最佳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振动模式的电化学检测装置,属于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电化学有效的推动了电化学能源的进步,然而,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纳米晶的“本征”电化学性质,揭示电催化剂的架构关系,为能源器件界面构筑提供理论支撑仍有很大探索空间。新型电化学体系表现出一些纳米尺度的新特征:一、材料和器件尺度及结构的纳米使得界面的各种特征时空尺度交叠;二、纳米领域(特征空间尺寸如电极间距、孔径等在纳米尺度,如<100nm)使得一些传统宏观电化学体系不显著的作用和过程变得突出,从而影响界面双电层和电荷转移与运输。
目前大多数电化学检测装置所采用的电极为超微电极,其直径在微米级别,此类电极测试得到的信息是宏微尺度的多个颗粒材料的平均信息,而为了进行纳米级性能测试,需要使用直径在纳米级别的探针,从而达到电化学性能测试要求。当使用传统的超微电极时,常常考虑的是探针逼近样品表面时,探针会对样品表面产生刻划,刮伤等影响,而使用纳米电极时,需要考虑的是逼近样品表面时,避免探针过度逼近从而破坏针尖,因此如何使纳米电极探针安全逼近样品表面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振动模式的电化学检测装置,它能够使纳米电极探针逼近样品表面更加精准安全,并且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与安装纳米电极探针的定位螺钉的间距调节方便,保证最佳使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振动模式的电化学检测装置,包括滑槽固定座、滑块、压电促动器、电容固定器、调距环、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激振压电陶瓷环、上固定环、定位螺钉、柔性铰链、下固定环以及纳米电极探针,所述滑槽固定座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滑块,并且滑槽固定座设有紧固螺栓能够对所述滑块紧固定位,所述压电促动器竖向固定在滑块上,所述电容固定器上端螺接固定在压电促动器底部,电容固定器下端为中空结构并设有内螺纹,所述调距环上端设有外螺纹与电容固定器下端旋接配合,所述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为棒状且其上端穿过调距环竖向插装在电容固定器内部,电容固定器设有锁紧螺钉能够对电容式位移传感器锁紧定位,所述激振压电陶瓷环粘接固定在调距环底部,所述柔性铰链夹装固定在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之间,柔性铰链边缘固定导电片并连接有外接导线,所述上固定环粘接固定在激振压电陶瓷环底部,所述定位螺钉上端卡设在柔性铰链中心开设的穿孔处,定位螺钉下端安装螺母接头与柔性铰链紧固定位,所述纳米电极探针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螺母接头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整体结构合理稳定,滑块与滑槽固定座的安装方式便于进行拆卸,有利于纳米电极探针的更换,紧固螺栓对滑块进行紧固定位的同时便于初步调节纳米电极探针的高度位置,压电促动器与激振压电陶瓷环的设置使纳米电极探针逼近样品表面更加精准安全,受力方向处于竖向轴线上减小工作时压电促动器与纳米电极探针的扭矩,通过电容固定器上的锁紧螺钉和调距环能够调整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与定位螺钉的间距,从而达到最佳使用性能,纳米电极探针采集的信号通过柔性铰链上的导电片与外接导线引出,方便与电化学分析仪器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振动模式的电化学检测装置的装配结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于振动模式的电化学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20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