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感器装置和用于制造传感器装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2023.7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5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S·弗莱舍尔;J·多马特;R·雷穆斯;R·贡平格;B·卢茨;M·兰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G01D11/00;G01D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王楠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装置 用于 制造 方法 | ||
传感器装置(1)和用于制造传感器装置的方法涉及或包括支架构件(2),其中,支架构件(2)容纳具有联接元件(9)的传感器元件(3)以及插头触头(6)。插头触头(6)和联接元件(9)相应通过电气连接元件(5)彼此导电地连接。连接元件(5)在此柔性地构造,使得连接元件(5)在装入支架(2)中时呈现这样的形状走向,其与插头销针(6)和传感器元件(3)的联接元件(9)彼此的相对定位和相对取向匹配。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5月31日、国际申请号为:PCT/EP2017/063149、国家申请号为:201780036626.X、名称为“传感器装置和用于制造传感器装置的方法”的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传感器装置和用于传感器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文献DE 10 2009 028 963公开了一种用于传感器组件的联接组件,该传感器组件具有联接元件,其在第一接触区域中电气且机械地与联接线缆的至少一个导线的端部连接,并且可在第二接触区域中电气且机械地与传感器元件连接。在此,联接元件至少部分地被塑料注塑包封部包围。
发明内容
传感器装置包括支架构件,其容纳具有联接元件的传感器元件和插头触头。插头触头和联接元件彼此相应通过电气连接元件导电地连接。为此,连接元件柔性地构造,使得连接元件在装入支架中时呈现这样的形状走向,其与插头销针和传感器元件的联接元件的彼此相对定位和相对取向匹配。传感器元件的联接元件理解成可传感器元件的联接接头。传感器装置例如可为机动车中的转速传感器,例如用于确定车轮转速或马达转速。连接元件、例如由铜构成的导电带用于连接传感器的联接部与插头销针,其将传感器的信号向外导引给其他设备。在此,有利的是,柔性的导电带能够实现将带简单地装入已经具有定位好的联接元件或传感器元件的联接接头以及插头销针的支架中。在此,柔性的导电带自发地通过以下方式与支架中的情况匹配,即,其呈现相应的形状。呈现形状可理解成,导电带沿着其走向不仅是笔直的,而且与支架的一部分或需连接的元件匹配。如果支架和将制造的传感器的联接部几何结构发生变化,这能够在生产线中为不同的传感器类型配备导电带时实现简单的调整,例如导电带的长度,并且因此提高了变体多样性。通过使用柔性的导电带还可以简单的方式补偿布置时的公差,即,在放置传感器元件和其联接接头以及插头销针时的公差,因为导电带通过匹配的形状走向补偿该公差。
在传感器装置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插头触头以及联接元件相应具有引出方向。连接元件还具有用于接触插头触头和联接元件的接触区域。连接元件具有这样的形状走向,其至少在相应的接触区域处相应于插头触头的引出方向以及联接元件的引出方向。因此,在传感器的支架中没有对齐取向的插头触头和联接元件时可仍然简单地相接触,因为在连接元件与相应的接触副-联接元件和插头触头相连接的区域中的形状走向顺应相应的引出方向。同样可在制造中根据期望的一个传感器元件、以及多个传感器元件来建造,其没有联接元件的平行的或直角的引出方向。
同样可使用这样的插头触头,其具有与仅仅与传感器平行或成直角不同的引出方向。同样,这提高了在制造中的变体多样性。
在传感器装置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接触区域布置在连接元件的端部处。这实现了布置在传感器的不同侧的插头触头和传感器元件的联接元件的更轻易的接触。
此外,有利的是,支架构件具有至少一个间隔元件以及至少一个分隔元件。连接元件的形状走向通过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和至少一个分隔元件在装入连接元件时确定。在支架中设置间隔元件和分隔元件使得能够实现预定作为连接元件的导电带的期望的走向。建造在支架中的元件可在加工步骤中利用例如由硅酮制成的密封材料浇灌。为此,导电带的精确定位是重要的,其使得导电带在尽可能多的侧部被密封材料包围。导电带与支架的底部间隔开使得能够特别精确地实现这种情况。借助于分隔元件可保证电导体、即导电带彼此分开地伸延,以避免短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20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