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增强量子点荧光的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1805.9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9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国;刘海;柯义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77 | 分类号: | C09K11/77;C09K11/06;B82Y2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欣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4 | 代理人: | 卢萍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增强 量子 荧光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强量子点荧光的应用方法,选取500毫升的乙酸锌溶液,放进相应的反应容器中;继续向溶液中加入300毫升的乙酸铕溶液,在加入过程中,继续进行搅拌工作;向溶液中缓慢滴入100毫升的硫化钠溶液,在滴入过程中,继续开始进行相应的搅拌工作,且在滴入过程中,将整体的溶液进行加热;将硫化钠滴入密闭容器之后,静置10分钟左右,并停止加热工作;将得到的沉淀利用离心的方式取出;将离心得到的沉淀物利用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连续洗涤数次。本发明可以使产生的量子点更加饱满,荧光效果更好,并在反应混合的过程中,进行适量的加热工作,减少反应时间,提高溶液的混合效果,使整体反应的效果更好,促进量子点的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点荧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增强量子点荧光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量子点是在把激子在三个空间方向上束缚住的半导体纳米结构,有时被称为“人造原子”、“超晶格”、“超原子”或“量子点原子”,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当量子点被光脉冲照射的时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颜色,不太高级的光学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这种彩色光,这种效果就是量子点荧光,如果把量子点附着在需要研究的对象上,研究人员就可以了解物质的活动,不但如此,量子点还可以用来追踪药物在体内的活动、或是研究患者体内细胞和组织的结构,量子点可以产生多种颜色的光,光的颜色取决于量子点的种类和尺寸,跟量子点的生产过程更是息息相关。
量子点的生产过程主要有金属有机相合成法和水相直接合成法两种,其中水相直接合成法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高、成本低、表面电荷和表面性质可控等优点,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没有进行相应的密封操作,导致生产的量子点不够饱满,荧光效果过差,且在进行混合液的混合过程中,混合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原料利用率较低,因此提供一种新的于增强量子点荧光的应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没有进行相应的密封操作,导致生产的量子点不够饱满,荧光效果过差,且在进行混合液的混合过程中,混合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原料利用率较低,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增强量子点荧光的应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增强量子点荧光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500毫升的乙酸锌溶液,放进相应的反应容器中;
S2、继续向溶液中加入300毫升的乙酸铕溶液,在加入过程中,继续进行搅拌工作;
S3、向溶液中缓慢滴入100毫升的硫化钠溶液,在滴入过程中,继续开始进行相应的搅拌工作,且在滴入过程中,将整体的溶液进行加热;
S4、将硫化钠滴入密闭容器之后,静置10分钟左右,并停止加热工作;
S5、将得到的沉淀利用离心的方式取出;
S6、将离心得到的沉淀物利用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连续洗涤数次,即可达到相应的量子点。
如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1中,将5-10毫升的有机锡加入溶液中,在加入有机锡工程中,进行相应的搅拌工作。
如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搅拌完成后,将搅拌好的溶液密封,并向溶液中通入正常温度的氨气,将溶液中的氧气排出。
如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2中,加入的乙酸铕溶液浓度为50%。
如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3中,将整体的溶液加热到90℃-95℃之间,硫化钠滴入完成后,提高温度到160℃-200℃之间,维持此加热过程5分钟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民族大学,未经北方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18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搅拌组件与配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降解聚酰亚胺树脂制备聚酰胺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