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涤氨交织面料的分散染料染色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1167.0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汪东晓;钱迅南;晏建英;黄益;李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森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16 | 分类号: | D06P1/16;D06P1/52;D06P3/85;D06P5/04;D06P5/06;D06P5/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侯兰玉 |
地址: | 314502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交织 面料 分散染料 染色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分散染料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涤氨交织面料的分散染料染色工艺。该工艺有两个部分,包括上染工艺和还原清洗工艺,上染工艺既能使涤纶组分获得较深的染色,又能减小染料对氨纶组分的上染;还原清洗工艺既有效清洗浮色,又避免使用传统的保险粉和烧碱,从而减少了酸性中和的步骤。本发明所述染色工艺,不仅可以提高涤氨面料中涤纶组分的得色深度,而且能降低氨纶组分的得色深度,克服了现有助剂或工艺只能提高或降低得色深度的单一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散染料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涤氨交织面料的分散染料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涤氨面料综合了涤纶和氨纶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弹性、高伸长、高耐磨、高保型性能等特点,常用于针织女装、鞋、连衣裙、吊带衫等面料。然而,由于氨纶与涤纶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了氨纶玻璃化温度比涤纶低以及氨纶对分散染料染色牢度低,所以在氨纶赋予涤氨交织面料较好弹性的同时,也因为热迁移等因素造成了严重的沾色,同时也影响了面料的染色牢度。因此,降低氨纶沾色,实现涤氨面料染色牢度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涤氨面料的染色难点问题,钱红飞在其研究成果(中国专利CN200910156681.X)中提出:要降低分散染料对氨纶组分沾色,提高产品得色牢度。
染色和还原清洗过程中,分散染料易对氨纶沾色,而由于氨纶色牢度低,导致涤氨面料的色牢度较低。目前企业中常用的还原清洗方法是采用保险粉和氢氧化钠清洗,这一方法存在很多缺点,比如使用保险粉时,容易产生臭味、粉尘,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同时对环境也有污染,另外,保险粉不稳定,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丧失还原能力,此外,由于出口到欧洲的纺织品对pH要求极为严格,如果采用保险粉加氢氧化钠进行清洗,那么后续工序中就要加入酸性或大量水洗,且仍然可能造成布面pH值不合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涤氨交织面料的分散染料染色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涤氨交织面料的分散染料染色工艺,包括上染和还原清洗两步骤,该染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①上染:
将待染色的涤氨交织面料浸入染液中,染色浴比为1:30~50,以1~3℃/min的速度升温至100~120℃,保温30~70min,再以1~3℃/min的速度降温至50℃;
所述染液包括:
分散染料 0.1~5% owf,
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1~50g/L,
N-甲基吡咯烷酮0.5~1g/L,
染色载体0.1~5g/L,
分散剂0.5~1.5g/L,
用醋酸调节pH至5~7,再加入pH稳定剂,用量为1g/L;
②还原清洗:
将染色后的涤氨交织面料浸入清洗液,还原清洗浴比为1:20~40,加热至70℃±5℃,搅拌下保温30±5min,面料取出后清水洗净,烘干;
所述清洗液包括:酸性还原剂1~10g/L,醋酸0.1~2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1~5g/L,甘油0.1~5g/L,碳酸二甲酯0.1~5g/L,溶剂为水。
该工艺有两个部分,包括上染工艺和还原清洗工艺,上染工艺既能使涤纶组分获得较深的染色,又能减小染料对氨纶组分的上染;还原清洗工艺既有效清洗浮色,又避免使用传统的保险粉和烧碱,从而减少了酸性中和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森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森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1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