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膨胀的RFT轮胎成型鼓和RFT轮胎胎胚成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70876.7 | 申请日: | 2021-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0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卫;刘超;陈卫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拓(青岛)轮胎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30/24 | 分类号: | B29D30/24;B29D30/26;B29D30/28;B29D30/36 |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石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膨胀 rft 轮胎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膨胀的RFT轮胎成型鼓和RFT轮胎胎胚成型方法,涉及轮胎制造技术领域。所述一种二次膨胀的RFT轮胎成型鼓,包括主轴和套接在主轴上的轴套,还包括:滑动缸体,所述滑动缸体滑动连接在轴套上;活塞盘,所述活塞盘设在滑动缸体内,且固接在轴套上,所述活塞盘将滑动缸体分割为气室Ⅰ和气室Ⅱ;伸缩导向盘,所述伸缩导向盘固接在轴套上,且对称设在滑动缸体两侧。本发明设计的二次膨胀的RFT轮胎成型鼓,在RFT轮胎的胎胚成型过程中,贴合完内衬后,成型鼓二次膨胀,使内衬箍筋在成型鼓上,再贴合支撑胶和胎体时,避免了内衬打折、气泡和定位偏歪的问题,提高了胎胚的品质,减少成品轮胎的质量隐患,提升成品轮胎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膨胀的RFT轮胎成型鼓和RFT轮胎胎胚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在RFT(Run Flat Tire)轮胎的制造二次法成型工艺过程中,需要把内衬、胎体、支撑胶、胎侧和胎圈等半制品固定在一段成型鼓上,并组合成一定的形状,达到施工设计的材料分布的要求。
目前,RFT轮胎的材料中,较普通轮胎增加了补强层材料,且补强层材料具有相对胎体、内衬等材料较大的厚度,传统的一段成型鼓的组合鼓板为平面结构,在传统的平面组合鼓板的一段成型鼓上贴合时,会产生较大的高度差,再贴合胎体材料时,会造成脱空、打折和拉伸等工艺问题,无法成型。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了图3所示的具有一定形状的组合鼓板,以改善胎体无法贴合的问题;图3中的组合鼓板,其结构的纵向剖面为梯形,具体为:中间部位为平面,两侧为斜面,用以弥补平面组合鼓板导致的高度差问题。
但是,因为组合鼓板的鼓面不平,内衬在贴合时会导致贴合后的内衬在其左右段位置上存在悬空的问题;从而在贴合支撑胶时,易造成内衬打折,还会在内衬和支撑胶之间产生气泡,影响胎胚成型质量,会造成成品轮胎发生气泡、脱层和均匀性性能下降的问题。
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目前轮胎制造技术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膨胀的RFT轮胎成型鼓和RFT轮胎胎胚成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膨胀的RFT轮胎成型鼓,包括主轴和套接在主轴上的轴套,还包括:
滑动缸体,所述滑动缸体滑动连接在轴套上;
活塞盘,所述活塞盘设在滑动缸体内,且固接在轴套上,所述活塞盘将滑动缸体分割为气室Ⅰ和气室Ⅱ;
伸缩导向盘,所述伸缩导向盘固接在轴套上,且对称设在滑动缸体两侧;
导向条,所述导向条设在伸缩导向盘内侧;
扇形体,所述扇形体两侧设有与导向条相配适的滑道,所述扇形体通过滑道滑动连接在导向条上;
滑动连杆,所述滑动连杆两端分别铰接在滑动缸体和扇形体上;
组合鼓板,所述组合鼓板固接在扇形体周向外侧;
二次膨胀驱动装置,所述二次膨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滑动缸体在主轴上水平滑动;
气路Ⅰ,所述气路Ⅰ设在主轴内,且与气室Ⅰ连通;
气路Ⅱ,所述气路Ⅱ设在主轴内,且与气室Ⅱ连通。
优选的,所述二次膨胀驱动装置包括:推盘、弹簧、移动导向杆、联接法兰盘和联接对中轴上;所述联接对中轴滑动连接在主轴,所述联接法兰盘固接在联接对中轴上,所述联接法兰盘通过移动导向杆与伸缩导向盘滑动配合,所述移动导向杆上设有位于联接法兰盘内侧与伸缩导向盘外侧之间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组合鼓板外侧设有带有防粘步的橡胶环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拓(青岛)轮胎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特拓(青岛)轮胎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0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