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秸秆打捆机及联合收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9211.4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6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翟冬峰;王玉香;王建岐;刘为更;杨今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5/04 | 分类号: | A01F15/04;A01F15/08;A01F15/14;A01D43/06;A01D45/02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 | 吕志彬 |
地址: | 261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秸秆 打捆 联合收割机 | ||
1.一种玉米秸秆打捆机 ,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行走机架总成(30)上的成形工位(93)的成形装置(88);成形装置(88)包括成形下底部(89),用于托载前行的秸秆;在成形下底部(89)上设置有成形下钩部(90);
成形下钩部(90),用于从成形下底部(89)的镂空中上插入秸秆中,对秸秆进行梳理;
成形侧压合部(91),设置在成形下底部(89)的上方和/或两侧,以间歇性对秸秆进行挤压成型;
成形侧钩部(92),设置在成形侧压合部(91)同侧,在成形侧压合部(91)的镂空中进出,以插入秸秆中;
在成形装置(88)输入端设置有捆绳打结器(97),对秸秆进行捆绳打结;成形侧钩部(92)与成形下钩部(90)结构相同且避开捆扎在秸秆上的绳带,其均采用钩手组件(98),其包括位于端部的钩手前锥头(99),大端与钩手前锥头(99)大端背靠背连接的钩手后锥头(100);在钩手后锥头(100)小端连接有钩手导向连杆(101),在钩手导向连杆(101)上铰接有钩手摆动臂(102)的根部移动;
在钩手导向连杆(101)上设置有钩手滑套(104),在钩手滑套(104)上设置有端部与钩手摆动臂(102)的悬臂端或上部铰接的钩手连接臂(103),在钩手导向连杆(101)上设置有与钩手滑套(104)连接的钩手复位弹簧(105);
当钩手前锥头(99)插入到秸秆中,在钩手复位弹簧(105)及秸秆阻力作用下,钩手摆动臂(102)朝钩手导向连杆(101)根部移动;当钩手前锥头(99)离开秸秆过程中,在秸秆阻力作用下,钩手复位弹簧(105)克服钩手复位弹簧(105)弹簧力向钩手导向连杆(101)头部张开摆动,钩手摆动臂(102)朝钩手导向连杆(101)头部移动;从而对折弯的秸秆梳理;
成形侧压合部(91)包括直线往复的带突刺孔压板(106),其具有的压板导向孔(107),以经过钩手组件(98);
成形侧压合部(91)及对应的钩手组件(98)的钩手导向连杆(101)分别铰接在反向双拐曲轴连杆部(108)的两个反向且角度相差180度的双拐上,从而交替与秸秆接触 ;
在成形装置(88)之后设置有打捆组件(84);
打捆组件(84)包括秸秆送入部(85),用于送入待打捆的玉米秸秆;
秸秆送入部(85)为传送搅龙、传送带或推杆;在秸秆送入部(85)输出端或之上设置成形装置(88);
送入拨手组件(86),对称设置在秸秆送入部(85)的输入部,用于辅助将秸秆送入部(85)输入端的秸秆进行聚拢;
下压导向斜板(87),设置在秸秆送入部(85)的输入部上方,用于将秸秆导向喂入;
送入拨手组件(86)包括连接设置在秸秆送入部(85)的输入部侧部的前导向格栅(95)及后导向格栅(96);两侧的输入部侧部的前导向格栅(95)及后导向格栅(96)连接形成的拨送通道先变小后变大;在前导向格栅(95)与后导向格栅(96)的拐角设置有旋转的旋转折弯拨臂(94);旋转折弯拨臂(94)从前导向格栅(95)进入到拨送通道,并从后导向格栅(96)离开拨送通道。
2.一种联合收割机 ,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架总成(30),在行走机架总成(30)上设置有各部组件;其中,在行走机架总成(30)下部设置有去根装置(31)且在行走机架总成(30)中部设置有秸秆收集装置(32)、在行走机架总成(30)上部设置有玉米棒子收集装置(33)及在行走机架总成(30)上部设置有用于对收集的玉米秸秆打开封装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打捆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92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频特效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作模式转换装置及回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