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暖回填的热力石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9205.9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徐雷;年庆佩;兰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地王(上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8 | 代理人: | 方明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填 热力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地暖回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地暖回填的热力石,所述热力石原料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天然硅石20‑30份、石墨烯10‑20份、高温烧制的烂泥巴25‑35份、水泥4‑10份,所述热力石导热系数为0.368‑0.400W/m*k,通过天然硅石的含硅量材料的添加,增加热力石中的硅含量,配合石墨烯的添加,提高热力石填充地暖后,地平垫层的导热性,减少了混凝土自身重量,本发明热力石轻质圆润,内部具有网状微纳孔蓄热功能,在施工中不仅有效保护地暖设施,使用中还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能耗开支,蓄热功能可以带来更舒适的居家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暖回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地暖回填的热力石。
背景技术
地暖回填,即地暖系统的回填层-蓄热层,用来保护地暖管材及蓄热效果,让地暖使用效率更高。地暖系统按照设计、施工要求铺设完毕,并按照规范规定试压合格后,通过施工负责人、业主或业主代理人验收,并签字确认;如属工程项目,则需由甲方、土建或装修施工方在工程验收单上签字确认;对验收合格的采暖系统与浇注混凝土的施工单位进行交接,交接单上相应单位需签字认可,接收单位需对采暖系统的成品保护负责;浇注混凝土时采暖系统内需保持压力,压力不应低于0.4MPa;施工所需的材料、施工力量、机具等准备就绪,保证正常施工。
地暖回填时,每次浇筑的面积不宜过大,以免产生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及收缩缝,这样有利于混凝土的标高控制;混凝土的振捣要求人工振捣,即在混凝土浇筑同时,抹灰工用挂杠将其表面按标高进行刮平,再用木抹子进行压抹;混凝土施工时,禁止使用铁锹接触关注,以免手推车碾压管材,浇筑必须搭踏板,确保木板上无钉子等,以保护管材。
地暖回填的时候就会用到豆石,利用豆石做地暖回填的好处是保护地暖盘管,使线热源变成面热源,从而扩大散热面积,并使散热面分布均匀增加了热稳定性。现有的豆石导热性和蓄热功能不佳,重量较重,故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力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暖回填的热力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豆石导热性和蓄热功能不佳,重量较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暖回填的热力石,所述热力石原料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天然硅石20-30份、石墨烯10-20份、高温烧制的烂泥巴25-35份、水泥4-10份。
优选的,所述热力石原料按照重量比重分别为:天然硅石22-28份、石墨烯12-18份、高温烧制的烂泥巴28-32份、水泥6-8份。
优选的,所述热力石原料按照重量比重分别为:天然硅石22份、石墨烯12份、高温烧制的烂泥巴28份、水泥6份。
优选的,所述热力石原料按照重量比重分别为:天然硅石25份、石墨烯15份、高温烧制的烂泥巴30份、水泥7份。
优选的,所述热力石原料按照重量比重分别为:天然硅石28份、石墨烯18份、高温烧制的烂泥巴32份、水泥8份。
优选的,所述热力石导热系数为0.368-0.400W/m*k。
优选的,所述热力石使用时的堆积密度﹤1000kg/m3。
优选的,所述热力石1h/吸水率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天然硅石的含硅量材料的添加,增加热力石中的硅含量,配合石墨烯的添加,提高热力石填充地暖后,地平垫层的导热性,减少了混凝土自身重量;
2)本发明热力石轻质圆润,内部具有网状微纳孔蓄热功能,在施工中不仅有效保护地暖设施,使用中还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能耗开支,蓄热功能可以带来更舒适的居家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地王(上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地王(上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92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