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夹自动开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8276.7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8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9/00 | 分类号: | E05C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关雅慧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夹 自动 系统 | ||
一种弹夹自动开合系统,包括弹夹物料架、载板及第一锁合机构。弹夹物料架包括至少一个进出料口。载板设置于弹夹物料架内。第一锁合机构设置于至少一个进出料口处,第一锁合机构包括沿重力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杆以及设于第一导杆上的第一锁合部。第一导杆用于在重力作用下沿重力方向移动,使第一锁合部对载板进行锁定;第一导杆用于沿所述重力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使第一锁合部对所述载板进行解锁。本发明提供的弹夹自动开合系统采用重力自锁机构,能实现弹夹物料架的自动开合,避免人工操作失误造成载板滑出掉落,提供产品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夹自动开合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生产过程中,自动上下料机上弹夹的打开或锁定,均由人工实现,在人工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1、搬运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能忘记锁弹夹导致载板滑出掉落,从而使产品受损或丢失;
2、在上下料时,操作人员忘记开(或关闭)弹夹,在上下料机推杆的作用下导致弹夹倾斜,翻料。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弹夹自动开合系统,可实现弹夹物料架的自动开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夹自动开合系统,该弹夹自动开合系统包括:弹夹物料架以及第一锁合机构。所述弹夹物料架包括至少一个进出料口,载板设置于所述弹夹物料架内。所述第一锁合机构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进出料口处,所述第一锁合机构包括沿重力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杆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杆上的第一锁合部。其中,所述第一导杆用于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重力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锁合部对所述载板进行锁定;或所述第一导杆用于沿所述重力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锁合部对所述载板进行解锁。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夹物料架包括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大致平行设置的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的顶板,所述第一侧板、顶板、第二侧板及底板的同侧端部共同围成所述进出料口,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上均设有卡槽,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二侧板的所述卡槽相对设置,所述载板设置于相对设置的所述卡槽上。所述第一导杆设于所述进出料口对应的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一导杆沿所述重力方向以及所述重力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锁合部用于移至或离开所述卡槽,从而对所述载板进行锁定或解锁。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对应每一个所述卡槽均设有一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重力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锁合部贯穿所述第一开口连接至所述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远离所述进出料口的一侧。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锁合部包括贯穿所述第一开口且与所述第一导杆连接的第一连杆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一导杆一端的第一锁扣,所述第一导杆带动所述第一锁扣沿所述重力方向以及所述重力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锁扣移至或离开所述卡槽,从而对所述载板进行锁定或解锁。
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锁合部锁定所述载板时,所述第一导杆的底端超出所述弹夹物料架的底表面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夹物料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进出料口,所述第一锁合机构至少设置于一个所述进出料口处。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夹自动开合系统还包括第二锁合机构,所述第一锁合机构设于一个所述进出料口处,所述第二锁合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锁合机构对侧的另一个所述进出料口处,所述第二锁合机构包括沿重力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杆上的第二锁合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杆的顶端的手动提起阀。所述手动提起阀用于提起所述第二导杆,以使所述第二导杆沿所述重力方向以及所述重力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锁合部对所述载板进行锁合或解锁;或,所述手动提起阀用于放下所述第二导杆,以使所述第二导杆沿所述重力方向的反方向以及所述重力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锁合部对所述载板进行解锁或锁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三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8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