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使用硅胶双腔支气管插管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7524.6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8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昌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聚蓉众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1 | 代理人: | 刘艳均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硅胶 支气管 插管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次性使用硅胶双腔支气管插管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中,包括双腔支气管插管本体、附件和呼吸道用吸引导管;所述双腔支气管插管本体包括主管,主管的前端为病人端,主管前端的夹层内设置有弹簧,主管的病人端还设有支气管套囊和气管套囊,气管套囊、支气管套囊、外接管、充气管、指示气囊、保护帽采用硅胶材料制成,锥形接头、连接管、呼吸道用吸引导管的管体和接头采用聚氯乙烯制成,15mm标准接头、三叉接头、三通接头、15mm标准锥套采用聚丙烯制成,单向阀采用聚氯乙烯和不锈钢制成。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产品无菌,从而使得该管体更加坚固耐用,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出现破损,从而保证了患者在进行使用时,该管体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次性使用硅胶双腔支气管插管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或支气管内的方法,为呼吸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等提供最佳条件,是抢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重要措施。双腔支气管插管,本产品用于外科手术,适用于左侧或右侧支气管插入,以确认左肺或者右肺的气道无阻。
但是常见的工艺在生产时缺少插管的检验工艺,或者检验工艺的操作步骤较为简单,使得产品在生产时的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次性使用硅胶双腔支气管插管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次性硅胶双腔支气管插管,包括双腔支气管插管本体、附件和呼吸道用吸引导管;
所述双腔支气管插管本体包括主管,主管的前端为病人端,主管前端的夹层内设置有弹簧,主管的病人端还设有支气管套囊和气管套囊;
所述主管为弯曲管,弯曲角度α为120°~160°;
所述主管与支气管套囊所在病人端的夹角β小于45°;
所述主管的后端设置具有两个腔体的锥形接头,锥形接头的每个腔体与外接管连接;外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标准接头,所述标准接头内配置有导丝;所述外接管通过标准接头与附件连接;
所述主管上连接有两个充气管,充气管与主管内的腔道连通;所述充气管上设置有指示气囊、指示气囊的设备端设置有卡环和单向阀;
所述附件包括两个标准锥套和三通接头,标准锥套与标准接头配合;三通接头的一端与标准锥套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管和保护帽,两个连接管均与三叉接头连通;
所述呼吸道用吸引导管包括吸引导管管体和吸引导管接头;所述吸引导管管体在打开保护帽后沿标准锥套进入外接管和主管内,所述吸引导管接头。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标准接头为15mm标准接头。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管、气管套囊、支气管套囊、外接管、充气管、指示气囊、保护帽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形接头、连接管、吸引导管管体、吸引导管接头采用聚氯乙烯制成。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标准接头、三叉接头、三通接头采用聚丙烯制成,所述导丝采用铝丝制成。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一次性使用硅胶双腔支气管插管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来原材料,进行主管挤出,之后对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之后,可以对其进行切管,印刷,最终成型;
S2:进行弯头的组装,此时先装好弹簧,之后再对其进行浸胶,最终弯头成型,结束对弯头的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昌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昌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7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