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IS内部过热故障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7516.1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6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马凤翔;林莘;张佳;徐建源;赵跃;宋宇;朱峰;杭忱;封鼎;袁小芳;马亚彬;庚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景云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is 内部 过热 故障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1.一种GIS内部过热故障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加热丝(2)、温度控制器、第一温度探测器(3)、第二温度探测器(4);所述罐体(1)上开设有4个螺纹孔;在4个螺纹孔内分别螺合固定接电源正极的第一导体(12)、接电源负极的第二导体13、第一温度探测器(3)、第二温度探测器(4);所述第一导体(12)、第二导体(13)均为硬质金属杆件;所述加热丝(2)位于罐体(1)内,第一导体(12)、第二导体(13)分别电性连接加热丝(2)的两端;所述第一温度探测器(3)探测加热丝(2)温度,并与温度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控制电源通断;第二温度探测器(4)探测罐体(1)内腔温度;
所述罐体(1)包括气体进口;所述气体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气瓶;所述管道还通有第一旁管和第二旁管;按照进气方向,所述第一旁管位于第二旁管上游;所述第一旁管通过第一阀门(5)与真空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旁管通过减压阀(9)与气相色谱仪的进气口连通;在所述第一旁管和第二旁管之间的管路上,还安装有第二阀门(6)和三通阀(7);所述三通阀(7)的其中一通固定有真空表;
所述罐体(1)上还设置有观察窗(14),所述观察窗(14)为自罐体壁向外延伸出一观察通道;所述观察通道的端部设有透明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IS内部过热故障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12)和第二导体(13)均为金属螺杆;第一导体(12)和第二导体(13)位于罐体(1)内的一端分别与加热丝(2)的两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GIS内部过热故障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上开设有两个操作窗口,两个操作窗口分别密封固定有端盖(11),所述端盖(11)为绝缘体;其中一个端盖(11)开设有3个螺纹孔,第一导体(12)和第二导体(13)分别固定在两个端盖(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GIS内部过热故障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1)采用环氧树脂材质制得;所述第一导体(12)、第二导体(13)、第一温度探测器(3)、第二温度探测器(4)分别与对应的螺孔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GIS内部过热故障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操作窗口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GIS内部过热故障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上还开设有多个观察窗(14),多个所述观察窗位于罐体(1)的不同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GIS内部过热故障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计为热电偶,与加热丝(2)接触。
8.一种GIS内部过热故障试验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GIS内部过热故障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第一导体(12)、第二导体(13)连接到电路上,并与加热丝(2)电性连接;将罐体(1)、气相色谱仪、真空泵组装完毕;
步骤2、实验之前,关闭气瓶上的阀门关闭,依次打开真空泵,打开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达到要求真空度后,依次关闭第二阀门(6)、第一阀门(5)、真空泵;
步骤3、抽真空完毕后,首先打开盛装实验气体的钢瓶的阀门,听到气体流动的声音后,打开第二阀门(6),直到气压表示数为实验所需的气压值后关闭第二阀门(6);
步骤4、打开电源,加热丝(2)通电对气体加热,待加热丝(2)表面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丝(2)维持设定维度,待罐体(1)内腔温度达到实验温度时,断开电源,加热丝(2)停止加热;
步骤5、待罐体(1)内气体温度冷却至100℃以下开始气体检测,具体为:打开减压阀(9),利用罐体(1)内腔与气相色谱仪的压力差,使得实验后的气体进入气象色谱仪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沈阳工业大学,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75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管及内窥镜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电缆缓冲层烧蚀过程电阻测量装置及电阻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