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物农业的多功能水旱混合水稻提升产量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7096.7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5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唐萍;丁子航;唐春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雷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C1/00;A01K6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毅智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8 | 代理人: | 熊雄 |
地址: | 400010 重庆市渝中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物 农业 多功能 水旱 混合 水稻 提升 产量 种植 方法 | ||
1.一种用于生物农业的多功能水旱混合水稻提升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造田平整:选取优质水稻田,于水稻田两侧垒土,单侧垒土面积与水稻田面积相等,土壤PH值为6.3-6.9,垒土厚度为30-50公分,垒土区即为旱稻田,对旱稻田进行平整处理,将上层土块弄碎,表层土粒呈粉状;
造坡开壑:于旱稻田靠近水稻田的一侧处设置斜坡,再于旱稻田表面开设与水稻田垂直分布的条形沟壑,沟壑宽度为5-10公分,沟壑间距为2.5-3米;
培肥建棚:于水稻田和旱稻田施加秸秆粉末,施加量均为15公斤/亩,再于旱稻田依次施加底肥和水稻专用肥,底肥施加量均为10公斤/亩,底肥和水稻专用肥的比例为4:1,于水稻田上方设置保温大棚;
育苗移栽:于水稻田内播种水稻和旱稻种子,待种子生长至相应程度的秧苗,将旱稻秧苗分别移栽至两侧旱稻田内,拆去水稻田上大棚;
灌溉防害:降雨时旱稻田上斜坡和沟壑将雨水导向水稻田,干旱天气时,利用输水工具向水稻田和旱稻田内输送相应量的灌溉用水,向稻田喷洒农药,以防治病虫害;
除草养护:于水稻田和旱稻田处饲养鹅、鸭,于水稻和旱稻生长中期向旱稻田沟壑处灌溉肥料与水的混合物,混合物灌溉剂量为1200-1300L/亩;
收割:分别于水稻和旱稻成熟期对二者进行收割,并分别对二者进行过称,计算二者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农业的多功能水旱混合水稻提升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移栽步骤中,播种水稻和旱稻种子前需对两种种子暴晒2-3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农业的多功能水旱混合水稻提升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坡开壑步骤中,旱稻田斜坡坡度为15-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农业的多功能水旱混合水稻提升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移栽步骤中,水稻田内秧苗株距控制为18-24公分,旱稻田内秧苗株距控制为15-20公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农业的多功能水旱混合水稻提升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防害步骤中,灌溉时间选定为午夜,灌溉间隔为7-9天,每次灌溉时,水稻田灌溉总量为14-16t/亩,旱稻田灌溉总量为7-8t/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农业的多功能水旱混合水稻提升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养护步骤中,于水稻田和旱稻田内放养的鹅和鸭数量为20-25只/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农业的多功能水旱混合水稻提升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养护步骤中,于水稻田和旱稻田内放养鹅和鸭时,需于灌溉防害过程中喷洒农药时期的前后15天以外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农业的多功能水旱混合水稻提升产量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养护步骤中,肥料与水的混合物比例为1:1,肥料为尿素和氯化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雷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雷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70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