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子围栏的核电站高风险作业区域风险提示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7074.0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4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任宇阳;罗意;杨强;王韬;李建池;钟泉;李杰;易继虎;汪骥宇;陈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B13/22 | 分类号: | G08B13/22;G08B21/02;H04W4/021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子 围栏 核电站 风险 作业 区域 提示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子围栏的核电站高风险作业区域风险提示系统,包括绘制模块用于绘制电子围栏区域;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电子围栏区域的进入权限信息和告警提示信息分别发送至判断模块和告警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进入电子围栏区域的人员的信息并发送至判断模块;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进入电子围栏区域的人员的信息与电子围栏区域的进入权限信息是否匹配并将判断结果发送告警模块;告警模块用于做出风险提示。本发明的基于电子围栏的核电站高风险作业区域风险提示系统,可有效防止工作人员误入高风险作业区域,长时间滞留其中,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人身安全风险;有效防止并杜绝核电站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围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电子围栏的核电站高风险作业区域风险提示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家目前大力发展核电,核电站越来越多,其中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由于核电站的特殊性,其工业环境复杂,存在特定的危险区域和禁入区域,如无氧环境及高辐射区域,一旦有工作人员误入危险区域,并长时间滞留其中,将会造成不可预估的人身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核电站高风险作业区域存在人身安全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电子围栏的核电站高风险作业区域风险提示系统和方法,对无氧环境和高辐射区域等核电站高风险作业区域进行自定义电子围栏边界范围、进入权限、有效期设定等,通过短信、广播等方式对进入边界范围内人员进行风险提示,以有效防止并杜绝核电站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电子围栏的核电站高风险作业区域风险提示系统,包括:
绘制模块,用于在核电站高风险作业区域的电子地图上绘制电子围栏区域,获取电子围栏区域的边界坐标位置信息并发送判断模块;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电子围栏区域的进入权限信息并发送判断模块,以及用于设置电子围栏区域的告警提示信息并发送告警模块;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进入电子围栏区域的人员的信息并发送判断模块;
判断模块,用于接收绘制模块发送的电子围栏区域的边界坐标位置信息、检测模块发送的进入电子围栏区域的人员的信息以及设置模块发送的电子围栏区域的进入权限信息,判断进入电子围栏区域的人员的信息与电子围栏区域的进入权限信息以及电子围栏区域的边界坐标位置信息是否匹配,并将判断结果发送告警模块;
告警模块,用于接收设置模块发送的电子围栏区域的告警提示信息以及判断模块发送的判断结果,如果进入电子围栏区域的人员的信息与电子围栏区域的进入权限信息以及电子围栏区域的边界坐标位置信息不匹配,则做出风险提示,同时记录进入电子围栏区域的人员的信息并发送风险处理部门;待进入电子围栏区域的人员离开电子围栏区域后,告警模块停止风险提示并将警报解除的信息发送进入电子围栏区域的人员和风险处理部门。
进一步地,所述进入电子围栏区域的人员的信息包括进入电子围栏区域的定位信息、身份信息和工作停留时间;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接收绘制模块发送的电子围栏区域的边界坐标位置信息以及检测模块发送的进入电子围栏区域的人员的定位信息,判断进入电子围栏区域的人员的定位信息与电子围栏区域的边界坐标位置信息是否匹配,并将判断结果发送检测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接收判断模块发送的判断结果,如果进入电子围栏区域的人员的定位信息与电子围栏区域的边界坐标位置信息匹配,进一步检测进入电子围栏区域的人员的身份信息和工作停留时间并发送判断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围栏区域的进入权限的信息包括允许进入电子围栏区域的人员的身份信息和允许进入电子围栏区域的人员的工作停留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动力运行研究所,未经核动力运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7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