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近红外头帽孔内头发拨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6895.2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7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光跃;陈玉辉;许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455 | 分类号: | A61B5/1455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6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外头 帽孔内 头发 拨开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近红外头帽孔内头发拨开装置,包括装置套环、与其相连的装置拨杆,装置拨杆具有弹性;装置套环其内可放置近红外光极;装置拨杆其自由端端部设有拨片,与拨杆呈L形;装置拨杆其内侧还设有拨环,且设于距装置拨杆其自由端一侧1/3位置处,便于操作装置拨杆向内聚合;为方便对本发明所述装置进行操作,还设有带镊杆的安装镊,其镊杆与装置拨杆其数量、角度相对应,且镊杆其自由端与拨环相适配,可与其可拆卸相连;其优点在于:能够精确、简便、快捷地暴露头皮,防止头发回弹,快捷的安装近红外光极,使近红外光可以直接接触头皮,减少毛发对信号的干扰,利于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功能近红外相关研究,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辅助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功能近红外头帽孔内头发拨开装置。
背景技术
功能近红外通过光学信号变化来评估神经活性,其中有两个核心原理。第一个核心原理是光的散射和吸收。光穿过颅骨后因脑内容物的阻挡,部分光被吸收,剩余光被散射,最终光在脑内形成弧形“光路”回到头皮表明,被接受光极接收。因为HBO、HBR和水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通过分析散射光的强弱变化就可以得出“光路”所通过区域血红蛋白量的变化。第二个核心原理是神经—血管偶联;神经科学研究证明,神经活性的变化与其周围毛细血管的变化呈正相关。神经活动强时,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含氧血红蛋白增加,反之减少。
目前临床中使用功能近红外时需要用挖耳勺等工具拨开阻挡光线的头发,以采集到质量优良的近红外信号,但使用挖耳勺等工具拨开电极帽下的头发后因为弹性的原因头发会回到原位,不易操做。这导致在进行功能近红外采集时需要浪费大量时间进行重复的挑拨头发的工作,且工作中头发的回弹会影响数据质量。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精确、简便、快捷地暴露头皮,防止头发回弹,快捷的安装近红外光极,使近红外光可以直接接触头皮,减少毛发对信号的干扰,利于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功能近红外相关研究,提高工作效率的功能近红外头帽孔内头发拨开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精确、简便、快捷地暴露头皮,防止头发回弹,快捷的安装近红外光极,使近红外光可以直接接触头皮,减少毛发对信号的干扰,利于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功能近红外相关研究,提高工作效率的功能近红外头帽孔内头发拨开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功能近红外头帽孔内头发拨开装置,包括装置套环、若干装置拨杆,所述装置拨杆与所述装置套环相连,其中若干所述装置拨杆具有弹性,其自由端可向内聚集。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拨杆设有3-4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拨杆其自由端端部设有拨片,所述拨片朝外设置,与所述拨杆呈L形。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拨片其上设有锯齿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拨杆其内侧设有拨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拨环设于距所述装置拨杆其自由端一侧1/3位置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镊,所述安装镊设有若干镊杆,所述镊杆与所述装置拨杆其数量、角度相对应,且所述镊杆其自由端与所述拨环相适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拨杆其自由端底部设有软垫。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所述装置套环及与其相连的具有弹性的装置拨杆,所述装置拨杆可以撑开光极孔位置的毛发,其装置套环可提供光极安放通道,能有效防止撑开的头发回复原位,减少重复拨发和试验中毛发活动影响光信号质量,及提高光极安放效率,所述装置套环与光极孔形状相适配,无需对现有光极进行改造,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济医院,未经上海市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6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