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防堵塞人工湿地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5625.X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1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王世岩;韩祯;刘畅;赵仕霖;李存武;朱蓓;马旭;杜彦良;姜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3/3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张雪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堵塞 人工 湿地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改进型防堵塞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部(1),过滤部(2)、净化部(3)和出水部(4);
所述进水部(1)连通所述过滤部(2),用于收集待处理污水并将待处理污水初步过滤后导入所述过滤部(2);所述进水部(1)内设有防堵塞装置,用于搅拌沉淀物,防止沉淀物堆积;
所述过滤部(2)连通所述净化部(3),用于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杂物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污水导入所述净化部(3);
所述净化部(3)连通所述出水部(4),用于将过滤后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导入所述出水部(4);所述净化部(3)包括微生物净化模块和生物净化模块,所述微生物净化模块包括厌氧菌模块和有氧菌模块,所述厌氧菌模块位于所述有氧菌模块的下方;
所述出水部(4)用于将净化后的污水排放利用;
所述进水部(1)包括第一进水箱(5)和第二进水箱(6)以及连接管(7);
所述连接管(7)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箱(5)和所述第二进水箱(6);
所述第一进水箱(5)的进口处设有用于对污水中大块杂质过滤的过滤网(8);所述第一进水箱(5)的底端与所述过滤部(2)之间连通有第一泄放管(9);
所述第二进水箱(6)内设有用于初步过滤污水的初步过滤层(10),所述第二进水箱(6)连通所述过滤部(2);所述第二进水箱(6)的底端与所述过滤部(2)之间连通有第二泄放管(11);
所述防堵塞装置包括主动转轮(12)、从动转轮(13)以及搅拌装置,所述主动转轮(12)和所述从动转轮(13)分别与所述连接管(7)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转轮(12)与所述从动转轮(13)之间铰接;所述从动转轮(13)与所述搅拌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主动转轮(12)包括第一固定轴(14),所述第一固定轴(1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管(7)的管壁上,所述第一固定轴(14)外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5),所述第一转动轴(15)外周向等间距固定有若干叶片(16);
所述从动转轮(13)包括第二固定轴(17),所述第二固定轴(17)的两端别固定在所述连接管(7)的管壁上,所述第二固定轴(17)外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8),所述第二转动轴(18)外套设有外圈(19),所述第二转动轴(18)外周向等间距固定有若干辐条(20)连接所述外圈(19);
任意一根所述叶片(16)与任意一根所述辐条(20)之间铰接有第一传动杆(21);
所述第二转动轴(18)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22),所述第一锥齿轮(22)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装置;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二传动杆(23),所述第二传动杆(23)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二锥齿轮(24)和第三锥齿轮(25),所述第一锥齿轮(22)与所述第二锥齿轮(24)啮合连接;
所述第三锥齿轮(25)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26),所述第四锥齿轮(26)的朝向所述第二进水箱(6)的箱底一端固定有第三传动杆(27)的一端,所述第三传动杆(27)的另一端周向等间距固定有若干搅拌叶(28);
所述厌氧菌模块包括第一导向板(34)和第二导向板(35),所述第一导向板(34)和所述第二导向板(35)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导向板(34)和所述第二导向板(35)构成水流通道(36),相邻的所述第一导向板(34)之间设有导向块(37),相邻的所述第二导向板(35)之间设有另一个所述导向块(37);
所述水流通道(36)呈S型设置,所述水流通道(36)内折叠倾斜阵列设置有若干菌种板(38),所述菌种板(38)上接种有厌氧菌;
所述水流通道(36)的顶端连通有排气管(39),所述排气管(39)伸出所述净化部(3);
所述有氧菌模块包括第二隔离孔板(40),所述第二隔离孔板(40)的下方为所述厌氧菌模块,所述第二隔离孔板(40)的上方为有氧菌层(41),所述有氧菌层(41)内接种有氧菌,所述生物净化模块位于所述有氧菌层(41)的上方,所述有氧菌层(41)内贯穿设置有曝气管(42);
所述生物净化模块包括基质层和水生植物(43),所述水生植物(43)种植在基质层上,所述基质层位于所述有氧菌层(41)上方;所述基质层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基质层(44)、第二基质层(45)和第三基质层(46),所述第一基质层(44)位于所述有氧菌层(41)的上方,所述水生植物(43)扎根在所述第二基质层(45)内和第三基质层(46)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562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肥同施的控制方法及药肥同施的装置
- 下一篇:运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