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4939.8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5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8C17/02;G06T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冯静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环境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利用中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太阳能电池板、整流稳压电路、蓄电池、气体监测单元、无线传输单元、用户手机、显示单元、存储单元、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底座以及伸缩杆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结合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技术,实现了对环境的实时检测、精准记录和远程监测,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用户手机直接获取所监测的环境参数,人们也能够通过显示单元获知所监测的环境参数,其结构简单、通用性好、集成度高、成本低廉、实时性好、检测精度高、易于维护、智能化高、可扩展性好等优点,可实现对环境进行自动监测及远程监测。
本申请是名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8年09月21日,申请号为201811110113.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人们需要及时获知自己工作、居住的环境质量是否达标,以便合理安排出行,同时,政府也在时刻关注城市环境质量,以便于对城市的整体规划进行有效、合理安排。因此,对城市环境质量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的环境监测系统所监测的项目类别较少,且对人们最为关注的温度信息的监测精度不高,误差偏高。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利用中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太阳能电池板、整流稳压电路、蓄电池、气体监测单元、无线传输单元、用户手机、显示单元、存储单元、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底座以及伸缩杆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结合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技术,实现了对环境的实时检测、精准记录和远程监测,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用户手机直接获取所监测的环境参数,人们也能够通过显示单元获知所监测的环境参数,其结构简单、通用性好、集成度高、成本低廉、实时性好、检测精度高、易于维护、智能化高、可扩展性好等优点,可实现对环境进行自动监测及远程监测,其对环境监测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其包括中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太阳能电池板、整流稳压电路、蓄电池、气体监测单元、无线传输单元、用户手机、显示单元、存储单元、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底座以及伸缩杆。
其中,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与整流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气体监测单元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显示单元的输入端和存储单元的输入端均与中央处理器的I/O端口连接,无线传输单元与中央处理器双向连接,无线传输单元与用户手机双向连接,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图像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底座用于将环境监测系统和监测点的地面或固定装置安装固定,与底座连接的伸缩杆用于调整环境监测系统的高度,气体监测单元设置在百叶箱内,百叶箱连接在伸缩杆上,太阳能电池板将采集的电能通过整流稳压电路传输至蓄电池以用于提供整个环境监测系统的电源,伸缩杆顶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显示单元以及存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49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院患者就诊辅助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简化的多端口光器件及其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