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调光OLED的情感可视化设备及柔性可穿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4593.1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4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毛茂;支志明;马鑫;章琦;程刚;安鹏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6 | 分类号: | A61B5/16;A61B5/257;A61B5/369;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调光 oled 情感 可视化 设备 柔性 穿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调光OLED的情感可视化设备,所述情感可视化设备还包括滤波放大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神经元学习系统,所述电极单元探测到的脑电波经所述滤波放大单元放大后输送至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进行转换并输出通用的脑电信号,所述神经元学习系统将获得的脑电信号与预先存储的表征情绪的脑电信号进行比对并以此判断出人的情绪,所述神经元学习系统还能够将学习判断后的结果发送给所述可调光OLED的驱动芯片,所述可调光OLED的驱动芯片按照接收的判定结果输出不同的电压的方式使得所述可调光OLED能够发出不同的光,使得所述可调光OLED根据所述电极单元探测的脑电波来表征人的不同的情绪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情绪可视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调光OLED的情感可视化设备。
背景技术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心境低落和悲观为主要特征,症状严重时可能会产生自杀行为。在对抑郁症的病症、背景、诊断依据、工具和评估标准进行归类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抑郁症患者不但人数众多,而且发病年龄、范围和行业也在逐步扩大,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然而,从事抑郁症诊断和评估工作的人员比较匮乏,而且其诊断和评估依赖的主观因素较多,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因而,迫切需要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对抑郁症的研究现状、分析方法、手段以及现有成果的综合和分析发现,此病诊断不准确和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客观量化的生物诊断指标、科学有效的诊断模型和一个精确的风险筛选装置。
脑电活动是大量脑细胞群各种电活动整体的宏观综合效应。其活跃的程度和区域与大脑功能状态存在密切的关系,因而,也代表大脑的一种状态,能够反映和表征大脑的疾病和健康情况;目前基于脑电的抑郁症风险筛查诊断主要依据的是睡眠分期技术。关于睡眠分期,曾有几种划分方法。目前广泛应用的是1968年,Rechtschaffen和Kales根据EEG、EOG、EMG信号在不同睡眠期的波形特征,将成人睡眠分成六期:清醒期,非快速眼动期(进一步分为1、2、3、4期),和快速眼动期,即分期标准。计算睡眠潜伏期、睡眠总时间、觉醒指数、睡眠1期、睡眠2期、睡眠3期、睡眠4期、快速眼动百分比、快速眼动睡眠周期数、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快速眼动睡眠强度、快速眼动睡眠密度和快速眼动睡眠时间等特征,将其带入分类器中并进行抑郁症风险判断。
但是传统的脑电图技术存在应用场景的限制,无法有效地进行市场普及,且监测操作需要较为理想的实验条件,无法完全与实际生活中的场景相契合,因此虽然能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监测但是并不能完全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由于应用场景的限制,所能获取的信息量较小,情绪特征不够明确,并不能有效地与预先采集的标准情绪信号进行对比,从而做出合理化的判定结果。传统的脑电图技术不能实时的跟随用户进行检测,且检测的结果需要专业人员或系统判断,其生成的结果往往比较专业,普通用户很难直观的判断自己的情绪问题。
中国专利CN106236027A公开了一种脑电与温度相结合的抑郁人群判定方法,包括采集电极及信号处理系统,采集电极包括EEG采集电极和温度采集电极,采集电极连接信号处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包括温度信号放大单元、滤波单元、温度信号A/D模数转换单元、静电防护单元、EEG信号放大单元、EEG信号A/D模数转换单元、微处理器单元、数据存储单元、蓝牙传输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及显示输入单元,温度信号放大单元、滤波单元、温度信号A/D模数转换单元、微控制器单元依次相连,静电防护单元、EEG信号放大单元、EEG信号A/D模数转换单元、微处理器单元依次相连;微处理器单元连接数据存储单元、蓝牙传输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及显示输入单元;通过采集的信号判别是否为抑郁症患者。该专利仅以体温作为单一的生理信号的数据基础,存在较大的误差性,且该专利并没有设置能够完全与采集模块结合的情绪展示模块,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实时的对个体的情绪变化进行预警。
本发明通过将现有脑电信号采集单元与穿戴单元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使得人体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够随时通过可穿戴设备监测其脑电信号,并能够通过探测到的脑电信号与预先存储的脑电信号进行对比,从而实时地反应出该个体实际的情绪变化,并能够通过由可视化OLED制备可穿戴本体进行展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4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