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双曲面的包柱石材安装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4527.4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合新;赵塔城;陈文俊;陈增法;张禄舜;夏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亿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3 | 分类号: | E04F13/073;E04F21/00;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张成文 |
地址: | 266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技术 异形 双曲面 柱石 安装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双曲面的包柱石材安装施工工法,包括立柱和石材块,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设计图纸,建立BIM模型,并且根据设计要求在立柱表面划线,划分石材区域,并进行编号,其中第一层为A,第一块为01,以此类推,标记为A‑01、B‑03;S2、对进场的石材进行检验,然后预拼接;S3、并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垫片和框架支撑块;S4、根据双曲面的曲率半径,调节框架支撑块的伸出长度;S5、对石材的接缝位置进行开槽,形成定位凹槽;S6、将开槽的石材拼接到框架支撑块上;S7、在接缝处填充嵌缝胶;S8、依次进行操作,安装全部石材;S9、对检验合格后接完成包柱石材的施工,保证石材施工的效率和稳定性,提高表面质量和内部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柱石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双曲面的包柱石材安装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建筑装修过程中,为了保证美观性,一般都会在大厅的立柱上安装包柱石材,可以进行装饰,而保住石材具有多种结构,分别位移方形结构,圆柱形结构以及双曲面结构。
但是现有的双曲面保住石材在安装时,由于曲面结构的限制,在定位安装时,现有的方式和结构中,不仅不利于针对不同位置的石材进行精确定位,影响曲面拼接的稳定性和美观性,并且立柱到石材的间距也不同,现有的施工框架也不方便根据位置调节长度,造成石材安装干涉或者空鼓较多,稳定性不足,有待提出一种新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双曲面的包柱石材安装施工工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双曲面的包柱石材安装施工工法,包括立柱和石材块,该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双曲面的包柱石材安装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设计图纸,建立BIM模型,并且根据设计要求在立柱表面划线,划分石材区域,并进行编号,其中第一层为A,第一块为01,以此类推,标记为A-01、B-03;
S2、对进场的石材进行检验,然后预拼接,按照区域编号对石材进行对位拼接,并对应编织成区域相同的编号;
S3、根据BIM模型和图纸位置要求,在立柱表面钻孔,并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垫片和框架支撑块;
S4、根据双曲面的曲率半径,调节框架支撑块的伸出长度,对应到双曲面石材的接缝位置;
S5、对石材的接缝位置进行开槽,形成定位凹槽;
S6、将开槽的石材拼接到框架支撑块上,并在定位凹槽内部注入胶体,卡接粘连到框架支撑块上;
S7、在接缝处填充嵌缝胶,填充接封间隙,进行定型安装;
S8、在石材表面缠绕环形铁丝箍紧固定,然后再安装上一层石材,依次进行操作,安装全部石材;
S9、对安装的石材进行静置定型,并且进行表面保护,检验合格后接完成包柱石材的施工。
优选的,所述S2步骤的石材检验包括对石材的表面质量进行检查,项目包括不得出现破碎、缺楞、掉角、暗痕、裂纹、局部污染、表面洼坑、麻点等明显缺陷,验收合格后进行拼接编号。
优选的,所述S3步骤的钻孔位置对应石材每层的横向接缝线和相邻石材的竖直接缝线较差点。
优选的,所述S5步骤的开槽位置为接缝线较差点位置,且位于拐角位置的方形开口槽。
优选的,所述S6步骤的拼接方式为将对应编号的石材对号入座到编号区域,并进行位置调整,调整双曲面石材的垂直度和弧度位置,然后卸下石板进行局部处理,调整合格后进行安装紧固,并填充胶体进行粘连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亿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亿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45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免碳粉粘黏的打印机硒鼓
- 下一篇:一种桔皮灵芝茶及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