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铝模板使用的6系铝合金型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3211.3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5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晶哲;林廷鑑;刘才兴;李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澳美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C1/02;C22F1/043;C21D1/18;C21D8/0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龙孟华 |
地址: | 528137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模板 使用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合铝模板使用的6系铝合金型材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调整铝合金铸锭的合金成分及热处理工艺,不仅有效降低适合铝模板使用的6系铝合金型材的挤压过程平均主缸压力,而且最终制得的铝模板型材具有更为优异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调整后的合金成份按照如下重量份数比配制:Si:0.65%~0.75%,Fe:≤0.25%,Cu:0.05%~0.10%,Mn:0.05%~0.10%,Mg:0.55%~0.65%,Cr:≤0.10%,Zn:0.20%~0.30%,Sn:0.05%~0.10%,Ti:≤0.05%,单个杂质≤0.05%,杂质合计≤0.15%,余量为Al;配置好的合金成份经铸锭、均质化处理、表面刷棒或剥皮处理、挤压成型、淬火冷却、人工时效步骤后制得铝模板型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铝模板使用的6系铝合金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外铝模板的使用已有超过50年的历史,技术成熟,且领域非常广泛。而我国铝模板行业也已经在近10年来快速起步发展,从设计部门到施工单位都开始普及使用。而且铝模板作为新型建筑模板,其开发与应用不仅能够促进铝的应用,而且对建筑行业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特别对环保及资源节约有着显著的社会效益。由此可见,在建筑领域大力推广“以铝节木”意义重大,且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模板行业生产规模保持10%~15%左右的增速。目前铝模板需求量预估已经达到1.6亿平方米以上,用铝量超过400万吨,同时可节约木材1.6亿平方米,而预计10年后的总替代量可以达到3亿平方米。
而据《全民节能减排手册》测算,少使用 0.1 立方米木材,可节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64.3千克二氧化碳。由于木模板厚度有很多规格,按照厚度为1厘米计算,若节约木材 3亿平方米,则可节约75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接近190万吨二氧化碳,为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可以起到很大的贡献。
所以铝模板系统符合国家对建筑项目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的规定,环保上可以做到节约材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及回收价值,减少建筑废料与垃圾;而且模板的稳定性强、安全性高,承载楼板混凝土重量、施工荷载及墙体混凝土侧压力的能力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可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同时建筑施工做到模数化、工厂化,提高施工与管理常态化,施工周期短,能提高工人工作效率及降低劳工成本,工序及操作简单方便,是理想的未来建筑材料。
但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铝模板型材都采用6061合金生产,但6061合金因为其Mg含量高,且还有一定的Cu含量,挤压变形抗力大,特别生产带强化孔形状的模板型材效率低,同时还需要较高的挤压温度,浪费了燃气和电能。而且其因为Mg含量高且含Cr元素,淬火敏感性较高,一般必须使用大量喷水或穿水冷却保证性能,但此过程又容易导致材料因为冷却不均出现变形,从而影响尺寸精度,间接影响浇筑水泥后的墙面垂直度与平面度。而且6061材料耐腐蚀性一般,长期接触水泥会导致使用寿命缩短,其含Cr元素因为容易在铸造过程形成偏析,容易导致材料不同位置再结晶差异,产生局部晶粒恶化的不良缺陷,影响产品疲劳强度等性能,经历长期使用过程可能存在开裂风险。
因此,另外开发一种新的适合铝模板产品使用的6系铝合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压变形温度要求较低、挤压变形抗力小、淬火敏感性低、成品强度较更高的适合铝模板产品生产使用的6系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适合铝模板使用的6系铝合金型材。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澳美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澳美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3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