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循环动力治疗尿失禁的阴茎分段控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2959.1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7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江海红;刘雯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53 | 分类号: | A61F5/453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陈庆吼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循环 动力 治疗 尿失禁 阴茎 分段 装置 | ||
一种水循环动力治疗尿失禁的阴茎分段控尿装置,包括上腔和下腔两个封闭成管状的腔室,上腔和下腔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有控制流动的阀门使得阀门可以控制管道内的液体流动,阀门主体成圆环形,阀体上设有通孔,阀体可固定到上腔或下腔上且可相对下腔或上腔转动使得阀体上的通孔与上腔和下腔的管道转动到处于同一角度时上腔和下腔处于连通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循环动力治疗尿失禁的阴茎分段控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尿失禁是由各种因素导致膀胱内或外压力过高或尿道压力过低导致无法正常控尿的状态,它伴随尿液不受控制地从尿道外口漏出的现象。除自身锻炼、物理、药物、手术治疗外等方式外,辅助性外用集尿器与外用控尿装置,如男性尿套、阴茎夹等也是部分长期尿失禁患者的选择之一。尤其目前人口老年化进程,前列腺良性及恶性疾病与术后相关的控尿问题越来越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需要进一步处理。现有常用外用控尿装置中主导的主要包括尿套和阴茎夹,但这些装置长期使用依存性较差,且有很多相关新的并发症及不能完全控尿等问题。其中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长期使用,一方面长期套住阴茎皮肤接触水肿、过敏甚至压迫疼痛及溃烂等,阴茎夹内部多为刚性材质(不锈钢、磷铜丝等),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给患者带来疼痛,长期使用还容易造成局部缺血、坏死等情况。而阴茎夹很多时候夹住尿道后,仍然可能出现滴出、渗出等情况,无法完全控尿。因此,急需一种可长期使用,且能减少患者疼痛和增加疗效的新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解决以上问题核心在于在减少长期持续的包裹阴茎皮肤,并尽可能少的对尿道持续压迫及减少局部疼痛等,又能完美的减少少许渗漏的情况,我们设计一种水循环动力治疗尿失禁的阴茎分段控尿装置,这样新的装置能较好的解决上述减少持续阴茎皮肤压迫水肿而又可以形成完全控尿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循环动力治疗尿失禁的阴茎分段控尿装置,包括上腔和下腔两个封闭成管状的腔室,上腔和下腔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有控制流动的阀门使得阀门可以控制管道内的液体流动,阀门主体成圆环形,阀体上设有通孔,阀体可固定到上腔或下腔上且可相对下腔或上腔转动使得阀体上的通孔与上腔和下腔的管道转动到处于同一角度时上腔和下腔处于连通状态。
这样设计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可以直接套在阴茎上,可以通过控制液体的量来控制对阴茎的压力,来实现对尿流的控制。比如说在正常状态下不需要小便可以把液体全部挤向上腔或者下腔内,使得上腔或者下腔对阴茎的压力增大。通过对阴茎的压力来实现对尿失禁的控制即挤压阴茎使尿液不会失控流出。上腔和下腔可以分时间来控制,这样可以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引起的不适。一段时间可以把液体挤到上腔,一段时间可以把液体挤到下腔,需要小便时可以将液体分到两个腔室,这样可以实现和正常人一样的生理功能,阀体和装置融为一体可直接通过上腔和下腔转动控制阀门使用非常方便,比起普通阀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体积小普通阀门的实用性太差。
进一步地,阀体一端设有内凹结构与上腔端面匹配使得上腔与阀体可以紧密固定到一起且确保阀体上的通孔与上腔的管道口连接,阀体另一端面设有多个密封圈分别位于阀体外环、阀体内环和通孔外围,阀体上设有环形凹槽与下腔的环形凸起匹配使得阀体相对下腔转动更稳定,阀体外围设有固定环使得阀体可以和下腔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固定到一起,固定环成圆环形且内环设有内凹区与阀体和下腔组合的外环相匹配使得依靠内凹区边缘的凸起可限制阀体相对下腔直线移动,固定环设有可拆卸的搭接扣使得固定环的接口可稳定的搭接到一起,这样设计可以直接通过上腔和下腔之间的相对转动来达到控制液体流动的作用,该结构整体结构较小,如果设计小阀门难以操作但设计大阀门则占据较大空间,只有设计成一体结构的阀门才可以既方便操作又不占据空间。
进一步地,管道设有单向通闭的结构即液体在管道内只能按照特定的方向流动使得上腔和下腔内的液体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向循环流动。
进一步地,该装置的腔室多于两个,在不同时段亦可将液体挤入不同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2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