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生物基可穿戴传感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2410.2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7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蔡红珍;韩祥生;徐航;高锋;张文彬;原研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18/00 | 分类号: | G01D18/00;G01N3/08;G01N3/24;G01N3/20;G01N19/04;G01N25/00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众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16 | 代理人: | 程强强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生物 穿戴 传感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新型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多功能生物基可穿戴传感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传感凝胶原料由面粉、氧化石墨烯溶液、丙三醇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组成,其中,面粉与氧化石墨烯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65‑2.5:1,单位为g/ml;抗坏血酸溶液与氧化石墨烯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12.5,单位为g/ml;氧化石墨烯溶液的浓度为0.1‑4mg/ml。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功能生物基可穿戴传感凝胶,具备优秀的机械强度,抗冻性,保湿性,导电性和高粘附性,可循环利用,与传统生物质传感凝胶相比,凝胶的有效工作温度范围更广,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多功能生物基可穿戴传感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人机界面需求的不断增加,在过去的20年里,软性和柔性离子导体由于其高伸展性、透明度、可调控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等固有特性而备受关注。基于导电水凝胶的仿生传感器能够将外部刺激(例如:应变或压力)转变成可检测的电子信号(例如:电阻、电压或电容),在个人保健和人工智能领域显示出先进的应用。然而,使用纯水作为分散介质的传统导电水凝胶通常受到两个问题的困扰:在零度以下的温度下,冻结引起的硬化问题,这大大限制了水凝胶的操作温度范围。另一个问题是水蒸发引起的结构失效,这大大缩短了水凝胶在室温下的寿命。因此,非常希望开发一种具有长期环境稳定性的新型导电水凝胶,同时保持传统水凝胶的优势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生物基可穿戴传感凝胶。该传感凝胶具备优良的力学性能、抗冻性、保湿性、粘附性、可循环利用和可传感性。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生物基可穿戴传感凝胶,原料由面粉、氧化石墨烯溶液、丙三醇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组成,其中,面粉与氧化石墨烯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65-2.5:1,单位为g/ml;抗坏血酸溶液与氧化石墨烯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12.5,单位为g/ml;氧化石墨烯溶液的浓度为0.1-4mg/ml。
其中:
丙三醇溶液的浓度为40%-60%,优选的,丙三醇溶液的浓度为50%;抗坏血酸溶液的浓度为15-25mg/ml,优选的,抗坏血酸溶液的浓度为20mg/ml;丙三醇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和氧化石墨烯溶液均以水为溶剂。
氧化石墨烯溶液和丙三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4。
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生物基可穿戴传感凝胶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面粉和氧化石墨烯溶液混合,揉捏成面团直至混合均匀;
(2)采用去离子水对步骤(1)制备的面团进行清洗,直至面团由白色完全转变为淡黄色;
(3)将步骤(2)得到的材料放入丙三醇溶液中震荡,进行溶剂交换;
(4)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将其加入到溶液中,进行氧化石墨烯还原反应,制备得到有机凝胶;
(5)将有机凝胶取出后利用吸水纸擦去表面溶剂,静置一段时间,制备得到多功能生物基可穿戴传感凝胶。
其中:
步骤(2)中所述的经过清洗去除面团中的淀粉和其他溶于水的成分,剩余成分为以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为主的蛋白质。
步骤(3)中所述的震荡时间为12h-24h,震荡温度为25-30℃。
步骤(4)中所述的还原反应的温度为50-70℃,优选60℃,还原反应的时间为6-12h。
步骤(5)中所述的静置时间为12-24h,静置温度为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2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