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组件、无线充电座和无线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1970.6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4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雷;杨鹏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00;H05K7/20;F04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思超 |
地址: | 5238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组件 无线 充电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组件、无线充电座和无线充电方法,所述电子设备组件包括:电子设备和无线充电座;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无线充电座可建立无线充电连接;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信号发射单元;所述无线充电座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风扇以及信号接收单元,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出风口;其中,在所述信号发射单元发出控制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风扇的转速以进行散热。本申请通过安装在无线充电座的信号接收单元接收由电子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指示风扇执行转速控制操作,能够避免电子设备的语音接收单元在工作时,接收到过大的噪声,提高接收到的语音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组件、无线充电座和无线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社会的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机等终端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就需要手机时刻保持充足的电量。采用有线快充是很常规和传统的充电方式,可以实现较短时间内将手机充满电。但是这种充电方式,需要时刻携带充电线和充电器,而且限制了电子产品的活动范围。并且汽车在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在车上进行充电的场景越来越多,就需要随时携带有线充电器,很不方便。无线充电就成为一个很好的充电研究方向,用户体验效果更好,减少了插拔的麻烦,同时亦避免了接口不适用,接触不良等现象。
无线充电相比于有线充电的缺点是充电效率不够高导致充电速度慢。为了更快的无线充电速度就需要无线充电座提供更大的充电功率,更大的充电功率意味着发热就更严重。为了解决手机无线充电时的发热问题,目前的普遍设计是在无线充电座上加风扇进行散热,风扇转速越来散热效果越好。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用户在进行无线快充时,如果要使用到手机的麦克风,风扇旋转发出的声音就被麦克风录进去了,录进去的语音信息就有了噪声,风扇转速越大,录进去的噪声就越大,严重影响了语音信息的清晰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组件、无线充电座和无线充电方法,至少解决在进行无线快充时,如果要使用到手机的麦克风,风扇旋转发出的声音就被麦克风录进去了,录进去的语音信息就有了噪声,风扇转速越大,录进去的噪声就越大,严重影响了语音信息的清晰性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组件,包括:电子设备和无线充电座;
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无线充电座可建立无线充电连接;
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信号发射单元;
所述无线充电座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风扇以及信号接收单元,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出风口;
其中,在所述信号发射单元发出控制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风扇的转速以进行散热。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线充电座,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风扇以及信号接收单元,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出风口;其中,所述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电子设备的信号发射单元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风扇的转速,以进行散热,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无线充电座可建立无线充电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包括:
在电子设备与无线充电座建立无线充电连接的情况下,无线充电座接收由电子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的麦克风的工作状态;
所述无线充电座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无线充电座的风扇的转速,以进行散热。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19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