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显示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1014.8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2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汪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9F9/33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显示 模组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胶层以及分别位于胶层两相对侧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位于柔性区的第一柔性部,第一柔性部包括多个第一通孔,第二支撑板包括位于柔性区的第二柔性部,第二柔性部背离第一支撑板一侧包括多个盲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模组具有弯折性能好、延展性能好、可靠性高的特点,能够提高柔性显示模组展开后的平整度,以及降低柔性显示模组的内部膜层分离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已在手机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小寸OLED面板在折叠手机的应用已进入商业化阶段。但折叠手机存在的折痕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为此,业内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弥补折叠手机在短期内无法解决OLED屏幕折痕问题的技术短板。为达到能实现和折叠手机一样,将手机屏幕实现由小变大的收藏与展开的显示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折痕问题,卷轴屏的OLED技术应运而生。
然而,关于卷轴OLED屏幕,依然存在很多制程、模组设计、光学方面的问题。其中,卷轴屏在使用过程中必然要承受卷轴收藏与展开动作的拉伸和卷曲应力,因而要求屏幕能很好地适配这一应力环境,避免模组内部的胶层和膜层出现脱粘现象,同时也要求屏幕在展开时具备良好的平整性。
OLED显示模组叠构中,为保证模组具备良好的整体平整性,叠构最底下一层材料一般采用较薄的不锈钢板(SUS)作为模组支撑层。为确保OLED屏幕具有良好的可弯折、可卷曲的性能,SUS厚度有严格的尺寸限制,现阶段柔性OLED屏幕模组所采用的SUS在30~150um厚度范围内,且和屏幕的弯折半径直接相关,通常半径越小,则所选用的SUS厚度越小,但在展开后,屏幕的平整度恢复性较差。为兼顾屏幕的可弯折性和平整性,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将SUS的厚度设计在100~150um范围内,将卷曲区的SUS进行图案化设计,运用去除SUS厚度方向材料的连续性的方式,降低弯折方向的弹性模量,提高可弯折性能。但此种方式依然未能有效解决屏幕在卷曲展开后平整性恢复不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以解决现有的可卷曲显示模组从卷曲状态到展开状态后的平整度恢复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柔性区,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胶层,以及分别位于所述胶层两相对侧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位于所述柔性区的第一柔性部,所述第一柔性部包括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位于所述柔性区的第二柔性部,所述第二柔性部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包括多个盲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第一方向以及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盲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撑组件的表面平行,且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一卷轴或一弯折轴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为列方向,任一列所述盲孔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中心线与多列所述第一通孔中的一列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中心线在所述胶层的厚度方向上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列所述盲孔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是相邻两列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的两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且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柔性部包括沿所述第一边缘排列以及沿所述第二边缘排列的多个第二通孔,任一所述第二通孔与其对应的边缘相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10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镀综合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废铁小圆钢绞碎回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