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多普勒信道性能增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0364.2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8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J·孙;T·余;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B7/0413;H04W24/08;H04L23/00;H04L27/2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戴开良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普勒 信道 性能 增强 | ||
基站可以确定与无线信道和用户设备(UE)相关联的多普勒度量。可以根据与UE测量的多普勒效应有关的接收信息或者根据与从UE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相关联的直接测量的多普勒效应,来确定多普勒度量。基于所确定的多普勒度量,基站可以为该无线信道和关联的UE选择参考信号(RS)密度和信道估计技术中的一个或二者。基站可以向UE发送对RS密度的指示。下行链路数据突发和上行链路数据突发可以根据指示的RS密度来包括RS和数据。此外,基站可以向UE发送使用所选定的无线信道估计技术进行通信的指示。
本申请是2018年10月1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780024689.3的、发明名称为“高多普勒信道性能增强”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享受Sun等人于2017年3月16日提交的、标题为“High DopplerChannel Performance Enhancement”的美国专利申请No.15/461,368和Sun等人于2016年4月21日提交的、标题为“High Doppler Channel Performance Enhancement”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325,946的优先权,这两份申请中的每一份都已经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下面描述涉及无线通信,具体地说,下面描述涉及用于高多普勒信道性能增强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广泛地部署无线通信系统,以便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例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传送、广播等等。这些系统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和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这类多址系统的例子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基站,每一个基站同时支持多个通信设备(每个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E))的通信。
基站可以通过多个无线信道,支持与多个UE进行通信。与同相对静止的UE相关联的无线信道相比,与移动UE相关联的无线信道可能经历较高的多普勒状况。高多普勒状况可能对信号解调带来挑战。例如,UE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可以包括参考信号(RS)的使用。在一些实例中,RS可以用于无线信道估计。信道估计可以用于对RS之后的后续数据部分进行解调和解码。因此,高多普勒状况可能影响RS对解调和解码数据的使用。
在一些情况下,除了用于低多普勒信道的不必要开销之外,在无线通信系统的所有无线信道中使用共同的RS密度(例如,具有设定周期性的RS)可能导致高多普勒信道的解码性能降低。此外,除了低多普勒信道中的不必要的延迟之外,在无线通信系统的所有无线信道中使用RS来用于因果或非因果信道估计,可能导致高多普勒信道的解码准确度降低。
发明内容
设备(例如,基站、与基站相关联的辅助系统等)可以确定与无线信道和用户设备(UE)相关联的多普勒度量。可以根据与UE测量的多普勒效应有关的接收信息或者根据与从UE接收的上行链路(UL)数据相关联的直接测量的多普勒效应,来确定多普勒度量。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多普勒度量,设备可以选择参考信号(RS)密度(例如,特定于UE的RS密度、不同于公共RS或特定于小区的RS(CRS)方案的RS密度方案)和RS模式(例如,RS部分在帧中的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TI)的开始处的模式、以及RS部分在除了最后一个TTI之外的帧中的每个TTI的开始处的模式(其在最后一个TTI的开始处具有第一RS部分,在最后一个TTI的末尾具有第二RS部分))中的一个或二者。RS模式可以与用于无线信道和关联UE的特定无线信道估计技术相关联。除了如下发送之外,设备还可以向UE发送对RS密度的指示:根据所指示的RS密度向UE发送包括RS和数据的下行链路(DL)突发。另外,UE可以根据所指示的RS密度来发送UL突发。此外,设备可以向UE发送使用所选定的无线信道估计技术进行通信的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03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