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凑型冲击电压发生器和分压器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0339.4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8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段泽民;司小亮;李小二;杨春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28;G01R1/18;G01R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冲击 电压 发生器 分压器 实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冲击电压发生器和分压器的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包括:基座、分压器、均压环、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固定在基座上,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由电容支架、支撑结构、主电容组成;分压器固定在支撑结构上,分压器由多层首尾连接的绝缘屏蔽电容组成,绝缘屏蔽电由绝缘屏蔽桶、活动套筒、脉冲电容、端盖、导电橡胶、铍铜簧片组成。本发明能将冲击电压发生器与分压器作为一体式结构,从而能节省实验室空间资源,提高实验效率,并保障实验人员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雷电压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紧凑型冲击电压发生器和分压器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飞机雷电压实验过程中,冲击电压发生器是产生飞机雷电防护鉴定实验所需波形的设备,分压器是用于测量冲击电压发生器所产生电压波形的设备。由于冲击电压发生器和分压器在实验过程中均为高压设备,需要放置在空旷的场地,且在冲击电压发生器放电过程中,两者会相互影响,致使冲击电压发生器所产生波形不符合标准,同时分压器的测量精度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试验时需要保证冲击电压发生器与分压器间隔一定的距离,为了节省实验室空间,分压器一般做成可移动式结构,在实验结束后将分压器移动到实验室边角位置。但是对于极高冲击电压发生器及分压器设备,这种方法已经不适用。随着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电压提高,测量用分压器的高度会增加,移动底座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大,冲击电压发生器与分压器距离也会增加。这种情况造成了两个设备占用大量的实验室空间,分压器的移动难度高,移动分压器时的人员的安全性也不容易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紧凑型冲击电压发生器和分压器的实验装置,以期能将冲击电压发生器与分压器作为一体式结构,从而节省实验室空间,省去移动分压器的时间,提高实验效率,不需要移动分压器,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紧凑型冲击电压发生器和分压器的实验装置的特点包括:基座、分压器、均压环、冲击电压发生器、电容支架、支撑结构、主电容;
所述基座固定于地基上,在所述基座上设置一正方形区域用于安装所述冲击发生器;在所述基座的正方形区域的对角连线上,分别沿所述正方形区域4个顶点位置向中心方向对称布置若干个环氧玻璃钢管,由所述正方形区域中心处一周所围成的环氧玻璃钢管构成小型正方形区域,在所述小型正方形区域中间位置处,再对称布置若干所述环氧玻璃钢管以形成中心安装区域,在所述中心安装区域的顶部安装有所述电容支架;在所述电容支架上安装有所述主电容;
在所述中心安装区域的外侧,并处于小型正方形区域的内侧设置一配合的环氧玻璃钢管,所述中心安装区域上,与环氧玻璃钢管相邻的两个环氧玻璃钢管与所述配合的环氧玻璃钢管共同构成安装子区域,在所述安装子区域安装有所述分压器;以上所有的环氧玻璃钢管构成所述基座上的第一层支撑结构;
以与所述第一层支撑结构相同数量和位置的环氧玻璃钢管构成N层支撑结构,且各层之间的环氧玻璃钢管首尾相连,从而构成实验装置的整体支撑结构;在所述整体支撑结构的顶部固定有所述均压环;
所述整体支撑结构每层均安装有主电容,且各层主电容电连接,顶层的主电容与所述均压环电联接;
所述分压器是由多层的绝缘屏蔽电容首尾连接而成,顶部的绝缘屏蔽电容与所述均压环电连接,相邻两层的所述绝缘屏蔽电容之间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安装子区域上;
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与安装子区域中三个氧玻璃钢管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绝缘屏蔽电容底部的第一法兰连接;且所述分压器底部的固定支架的一侧与安装子区域中三个环氧玻璃钢管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绝缘屏蔽电容顶部的第二法兰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紧凑型冲击电压发生器和分压器的实验装置的特点也在于:
每层的所述绝缘屏蔽电容是由绝缘屏蔽桶、导电橡胶圈、脉冲电容、端盖、活动套筒、铍铜簧片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03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除草回收施肥机械
- 下一篇:一种卤味食品蒸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