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臂翻孔模具的开发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9426.8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1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任晨熙;李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奥(芜湖)汽车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20;B21D19/08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陈小龙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臂翻孔 模具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臂翻孔模具的开发,涉及汽车底盘厚板冲压件翻孔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针对控制臂零件需要翻孔的孔A尺寸大小确认控制臂零件翻孔前孔A的孔径大小;根据翻孔前孔A的孔径大小对冲头进行设计;整体设计模具结构,作为后续开模数据;对模具进行加工装配,然后对模具进行调试,优化尺寸直至完成调试,达到批量生产状态,本发明通过设置特定的冲头,倒角凹模与倒角凸模配合使用使得在翻孔前对控制臂零件上的孔A进行双面倒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臂上孔A翻孔高度为15.5mm,翻孔时批量翻孔开裂,零件的报废率很高,冲孔后板料外边缘会有断差带及微裂纹,导致翻孔开裂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底盘厚板冲压件翻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臂翻孔模具的开发。
背景技术
控制臂(如图9所示)属于一种汽车底盘厚板冲压件,现需要对控制臂上孔进行翻孔,翻孔高度为15.5mm,现有的技术为冲孔后直接进行翻孔,导致批量翻孔开裂,零件的报废率很高(受冲孔工艺限制,冲孔后板料外边缘会有断差带及微裂纹,尤其是翻孔高度需要达到15.5mm,导致翻孔直接出现开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控制臂翻孔模具的开发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臂翻孔模具的开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针对控制臂零件需要翻孔的孔A尺寸大小确认控制臂零件翻孔前孔A的孔径大小;
步骤二、根据翻孔前孔A的孔径大小对冲头进行设计;
步骤三、整体设计模具结构,作为后续开模数据;
步骤四、对模具进行加工装配,然后对模具进行调试,优化尺寸直至完成调试,达到批量生产状态。
优选的,所述控制臂零件翻孔前孔A的孔径大小40.5mm。
优选的,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以及安装于二者之间的导向组件和冲头,所述模具安装于车间机台上。
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安装于上模座下的导套,所述导套内套接导柱,所述导柱安装于下模座上。
优选的,所述冲头包括安装于上模座下的倒角凹模以及安装于下模座上的倒角凸模,所述倒角凹模与倒角凸模配合使用对控制臂零件上的孔A进行双面倒角,所述倒角凸模外套有聚氨酯压料圈。
优选的,所述倒角凹模高度为129.5mm,外径为67mm,内径为45mm。
优选的,所述倒角凸模高度为125mm,顶端直径为36mm,外径为45mm且顶端倒角为107°。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特定的冲头,倒角凹模与倒角凸模配合使用使得在翻孔前对控制臂零件上的孔A进行双面倒角,先倒角一面,再将零件翻过来倒角另一面,倒角前孔A的直径为40.5mm,倒角后孔A最大的地方为41.3mm,通过设置的双面倒角,有效去除冲孔毛刺,倒角后再对控制臂零件进行翻孔,使得控制臂零件翻孔的质量达到要求,将控制臂零件的报废率大大的降低,提升了冲压件的生产效率和冲压件的质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臂上孔A翻孔高度为15.5mm,翻孔时批量翻孔开裂,零件的报废率很高,冲孔后板料外边缘会有断差带及微裂纹,导致翻孔开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上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下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倒角凸模的尺寸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倒角凹模的尺寸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奥(芜湖)汽车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达奥(芜湖)汽车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94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滚动轴承的寿命预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测试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