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酸饮料填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9191.2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8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早川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7C3/24 | 分类号: | B67C3/24;B67C3/26;B67C3/28;B67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谢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 饮料 填充 装置 | ||
碳酸饮料填充装置具备:搬送轮,其一边旋转一边搬送多个瓶;多个填充嘴,其配置于搬送轮,分别向瓶的内部注入碳酸饮料;碳酸饮料供给管路,其与填充嘴连接,向瓶供给碳酸饮料;气体供给管路,其与填充嘴连接,向瓶供给反压用气体;吸气管路,其与填充嘴连接,将瓶的内部的气体排出;吸气管路向无菌室内的碳酸饮料填充装置内开放,搬送轮以及填充嘴由罩覆盖,在罩的上部安装有旋转接头,碳酸饮料供给管路和气体供给管路通过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具有旋转配管和固定配管,碳酸饮料从固定配管朝向旋转配管流动,旋转接头的旋转配管和固定配管的分界面由1℃以上且40℃以下的无菌空气密封,以抑制滞留于旋转配管及固定配管内的碳酸饮料的温度上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9月27日,申请号为201780060570.1,发明名称为“无菌碳酸饮料填充系统及无菌碳酸饮料填充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菌碳酸饮料填充系统及无菌碳酸饮料填充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至今,盛行制作盛装包括碳酸饮料在内的饮料的饮料盛装容器,其中,该碳酸饮料含有果汁、乳成分等来源于动植物的成分。该情况下,首先将碳酸饮料填充于容器(PET瓶),之后,进行将碳酸饮料连同容器一起加热的加热杀菌处理。通过进行加热杀菌处理,能够抑制在碳酸饮料中繁殖霉菌、酵母等其他微生物。例如,在含有果汁的碳酸饮料的情况下,在低温下向混合有果汁、乳成分等氮源的调合液压入碳酸气体。之后,将溶解有碳酸气体的调合液填充于容器,并用盖将容器密封。接着,填充于该容器内的碳酸饮料从容器的外侧被施以加热杀菌处理,对碳酸饮料和容器同时进行杀菌。该加热杀菌处理通常以如下条件进行:将碳酸饮料以60℃以上且65℃以下的液温加热10分钟左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1931号公报
但是,在进行现有加热杀菌处理的情况下,由碳酸饮料组成的内容物,例如含有果汁、乳成分等氮源的内容液有可能发生变质。另外,在加热杀菌处理时容器膨胀,故而,也会导致产生容器变形等不良情况。因此,对如下内容进行研究:使用无菌填充设备将碳酸饮料填充于容器,由此不进行加热杀菌处理。
另一方面,在现有无菌填充设备中,为了将泵等旋转体与非旋转体的分界面密封,而向旋转体与非旋转体的密封部供给高温蒸气。但是,在使用无菌填充设备填充碳酸饮料的情况下,当向密封部供给高温蒸气时,滞留于该密封部附近的碳酸饮料的液温上升,存在如下顾虑:填充碳酸饮料时从容器内的碳酸饮料产生大量的泡(也称为发泡);或碳酸饮料中的碳酸气体浓度变得不稳定。尤其是在无菌填充设备暂时停止的情况下,容易在密封部附近滞留碳酸饮料,故而,这种不良情况尤为显著。
本发明是考虑如上点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使用无菌填充设备填充碳酸饮料时,能够防止从容器内的碳酸饮料产生大量的泡、以及碳酸饮料中的碳酸气体浓度变得不稳定的无菌碳酸饮料填充系统及无菌碳酸饮料填充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酸饮料填充装置,其配置于无菌室的内部,具备:
搬送轮,其一边旋转一边搬送多个瓶;
多个填充嘴,其配置于所述搬送轮,分别向所述瓶的内部注入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供给管路,其与所述填充嘴连接,向所述瓶供给所述碳酸饮料;
气体供给管路,其与所述填充嘴连接,向所述瓶供给反压用气体;
吸气管路,其与所述填充嘴连接,将所述瓶的内部的气体排出;
所述吸气管路向所述无菌室内的所述碳酸饮料填充装置内开放,所述搬送轮以及所述填充嘴由罩覆盖,在所述罩的上部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碳酸饮料供给管路和所述气体供给管路通过所述旋转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91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