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弹性卡爪的电极及加工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9037.5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9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杰;吴荻;杜伟;张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龙飞航空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B23H1/04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石文义 |
地址: | 561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弹性 电极 加工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弹性卡爪的电极及加工方法和应用,所述电极包括有加工电极和设于加工电极顶部用于连接的连接电极,以及设于加工电极底部用于支撑的支撑电极,所述加工电极、连接电极和支撑电极均设为圆柱形结构,其中连接电极和支撑电极同轴分布于所述加工电极两侧,在加工电极的外侧面沿其周向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电极齿,并在连接电极上设有一个基准面。采用本发明所述电极用于加工弹性卡爪,利用电火花成形方法加工具有三维复杂曲面的卡爪结构,能够实现复杂结构一次成形,更精准地实现复杂曲面的高效成形加工,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使其达到加工精度,满足用户使用要求,其实用性强,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电火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弹性卡爪的电极及加工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火花加工在机械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电火花加工的原理是通过将脉冲电源的两极分别与电极和工件连接,当电极与工件之间距离足够小时,极间产生放电击穿从而实现工件材料的去除,以达到对零件的尺寸、形状及表面质量的设计加工要求,具有精度高、适宜加工特殊或复杂形状及难切削材料的特点。采用电火花加工主要用于加工各种高硬度的材料和复杂形状的模具、零件,以及 切割、开槽和去除折断在工件孔内的工具等,其加工机理与切削方法完全不同,其特点是,采用脉冲放电的能量密度高,便于加工用普通的机械加工方法难于加工或无法加工的特殊材料和复杂形状的工件。同时还不受材料硬度影响,不受热处理状况影响。二是脉冲放电持续时间极短,放电时产生的热量传导扩散范围小,材料受热影响范围小。三是在加工时,工具电极与工件材料不接触,两者之间宏观作用力极小。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弹性卡爪,为目前应用于在航空领域中的某型号产品,根据设计要求,要求在弹性卡爪中加工18个呈20°槽,使相邻两个槽之间形成卡爪。由于该零件材料为PH13-8MO-固溶体,该零件其壁厚较薄,结构紧凑,精度高。采用现有的加工方式,采取热前加工成型,不能保证热处理后变形要求,若热后加工,又不能保证一次完成。因此,针对此类弹性卡爪,为了确保产品达到标准要求,满足用户使用,采用电火花方式进行加工,不仅可以提高加工效率,提前完成产品的交付周期,还能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电火花加工原理,对弹性卡爪进行加工,使其达到加工精度,满足用户使用要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弹性卡爪的电极及电极的加工方法,另一个目的是利用加工好的电极用于加工弹性卡爪,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弹性卡爪的电极及加工方法和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弹性卡爪的电极,所述电极包括有加工电极和设置于加工电极顶部用于连接的连接电极,以及设置于加工电极底部用于支撑的支撑电极,所述加工电极、连接电极和支撑电极均设置为圆柱形结构,其中所述连接电极和支撑电极同轴分布于所述加工电极两侧,在所述加工电极的外侧面沿其周向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电极齿,并在所述连接电极上设有一个基准面。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弹性卡爪的电极,其中所述加工电极、连接电极和支撑电极采用T2紫铜材料制作为一体式阶梯轴结构,其中所述加工电极的高度为20mm,所述连接电极的高度为20mm,所述支撑电极的高度为10mm,所述加工电极的直径为60mm,所述连接电极的直径为30mm,所述支撑电极的直径为20mm,在所述连接电极的中心沿其轴向设有一个螺纹孔,所述基准面沿所述连接电极的轴向设置,并与所述加工电极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电极齿设有18个,18个电极齿呈放射状均匀分布于所述加工电极的外侧面上。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弹性卡爪的电极,其中所述电极齿的截面为梯形结构,相邻两个电极齿之间形成有齿形槽,所述齿形槽设置呈U形槽结构,所述齿形槽的底部为圆弧过渡结构,并与所述加工电极的中心距离为20mm;所述齿形槽的槽底端宽度为4.12mm,而槽顶端宽度为5.53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龙飞航空附件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龙飞航空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9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轴连接器和同轴连接器的组件
- 下一篇:一种烧结钕铁硼晶界重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