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LM成型18Ni300模具钢注塑模具表面强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9021.4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9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褚忠;罗业波;沈睿;景晓伟;蔡义强;胡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64 | 分类号: | B22F10/64;B22F10/66;B33Y10/00;B33Y40/20;C23C14/06;C23C14/14;C23C14/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lm 成型 18 ni300 模具钢 注塑 模具 表面 强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LM成型18Ni300模具钢注塑模具表面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模具三维模型进行分层处理,将分层数据导入至金属3D打印机,逐层打印,得到模具基体;S2、将带成型基板的模具基体依次进行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后,通过线切割的方法将模具基体与成型基板分离;S3、将与成型基板分离后的模具基体打磨、抛光后,再进行清洗、干燥;S4、采用离子镀技术,在清洗、干燥完成后的模具基体上依次沉积Cr扩散层、CrN涂层及CrAlN涂层。本发明SLM成型18Ni300模具钢注塑模具表面强化方法,大大提高了模具的基体硬度、涂层的显微硬度,提高了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且涂层耐腐蚀性强,进而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此外,涂层厚度小,对模具精度不会产生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材料表面强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SLM成型18Ni300模具钢注塑模具表面强化方法。
背景技术
18Ni300模具钢是一种马氏体时效钢,在超高强度、高硬度的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韧性和高的断裂韧度,时效热处理变形小,焊接性良好,主要用于制造高精度、超镜面、型腔复杂、大截面、大批量生产的机械零件和塑料模具。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SLM)是金属3D打印技术中应用最为成熟与广泛的一种打印技术。由于18Ni300的性能优异,焊接性好,常被作为金属3D打印原材料。采用SLM技术打印出的18Ni300模具钢成型件的硬度通常在28~35HRC左右,其强度无法满足工作需求,此外,18Ni300模具钢的耐蚀性较低,而注塑模具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腐蚀性气体腐蚀模具,因此需要对打印所得注塑模具进行强化处理。现有技术中,针对3D打印成型的注塑模具的强化主要还是以金属的热处理为主,对于表面改性强化处理较少。
授权公告号为CN108950464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金属3D打印18Ni300模具钢表面硬度的方法,该方法中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打印件表面喷涂一层NiCrBSi涂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属3D打印18Ni300模具钢的表面硬度,改善了SLM成型18Ni300模具钢硬度较低的缺点。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所制备的NiCrBSi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较低,在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涂层容易剥落;所制备的涂层的厚度在在0.5mm以上,对于精密注塑模具等精度需求较高的产品而言,误差过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SLM成型18Ni300模具钢注塑模具表面强化方法,大大提高了模具的基体硬度、涂层的显微硬度,提高了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且涂层耐腐蚀性强,进而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此外,涂层厚度小,对模具精度不会产生影响。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SLM成型18Ni300模具钢注塑模具表面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模具三维模型进行分层处理,将分层数据导入至金属3D打印机,逐层打印,得到模具基体;
S2、将带成型基板的模具基体依次进行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后,通过线切割的方法将模具基体与成型基板分离;
S3、将与成型基板分离后的模具基体打磨、抛光后,再进行清洗、干燥;
S4、采用阴极电弧离子镀技术,在清洗、干燥完成后的模具基体上依次沉积Cr扩散层、CrN涂层及CrAlN涂层。
优选地,步骤S1中,打印原料为18Ni300模具钢粉末。
优选地,步骤S2中,固溶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随炉升温至820℃~840℃,保温0.5h~1.5h,取出空冷。
优选地,步骤S2中,时效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随炉升温至450℃~500℃,保温4h~6h,取出空冷。
优选地,步骤S3中,清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先采用质量浓度为99.8%的酒精溶液进行清洗,然后再放入超声波清洗设备中进行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90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