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道落纱设备、单道落纱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7115.8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5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郎(江苏)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7/04 | 分类号: | B65H67/04;B65H6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田勇;陶海萍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道落纱 设备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单道落纱设备、单道落纱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所述设备包括:纱线机工作站,其具有纺纱机构和卷绕机构;其中所述卷绕机构上配置有能够更换的管;控制装置,其在所述卷绕机构上的管被卷绕成预定大小的纱线筒的情况下,发送用于指示对卷绕机构上的纱线筒进行替换的控制信息;以及管更换装置,其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管,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使用存储的管对卷绕机构上的纱线筒进行替换。由此,能够在纱线卷绕完成后自动地将纱线筒更换为空管,减少或避免人工干预,降低维护成本,并提升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纺织机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道落纱设备、单道落纱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半自动的旋转纺纱机器(semi-automatic rotor spinning machine)中一般包括多个纱线机工作站。纱线机工作站可以包括纺纱机构和卷绕机构;纺纱机构用于生产纱线,卷绕机构对所述纱线进行卷绕;在纺纱机构和卷绕机构之间还可以设置纱线取出装置,利用纱线取出辊和压力辊等对纱线进行引导,以便卷绕机构能够高效地对纱线进行卷绕。卷绕机构一般使用管(tube)对纱线进行交叉卷绕,从而形成一定大小的纱线筒(bobbin)或纱线包(package)。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但是,发明人发现:目前半自动的旋转纺纱机器仍然需要人工干预,例如需要在纱线筒完成后人工更换管等;因此维护成本仍然较高,安全性较低且工作效率不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或其他类似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道落纱设备、单道落纱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期待能够减少或避免人工干预,降低维护成本,并提升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单道落纱设备,包括:
纱线机工作站,其具有用于生产纱线的纺纱机构和对所述纱线进行卷绕的卷绕机构;其中所述卷绕机构上配置有能够更换的管,所述管用于对所述纱线进行卷绕;
控制装置,其在所述卷绕机构上的管被卷绕成预定大小的纱线筒的情况下,发送用于指示对所述卷绕机构上的所述纱线筒进行替换的控制信息;以及
管更换装置,其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管,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使用存储的管对所述卷绕机构上的所述纱线筒进行替换。
由此,通过管更换装置存储的管对卷绕机构上的纱线筒进行替换,能够在纱线卷绕完成后自动地将纱线筒更换为空管,减少或避免人工干预,降低维护成本,并提升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纱线筒的纱线长度达到预定长度、或者纱线筒的重量达到预定重量、或者所述纱线筒的直径达到预定直径、或者所述纱线筒的长度达到预定长度的情况下,向所述管更换装置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由此,通过控制装置能够进一步准确地控制更换的时机,提升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纱线筒的纱线长度达到预定长度、或者纱线筒的重量达到预定重量、或者所述纱线筒的直径达到预定直径、或者所述纱线筒的长度达到预定长度的情况下,向所述纱线机工作站发送停止卷绕的控制指令,并使得所述纱线筒从所述卷绕机构弹出到传送带上。
由此,通过控制装置能够进一步准确地控制更换的时机,提升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更换装置在所述卷绕机构上的纱线筒被弹出后,在导入位置将存储的管推出并将所述管配置到所述卷绕机构上。
由此,通过控制装置的指示,管更换装置和卷绕机构能够并行地配合起来动作,能够进一步准确地控制更换的时机,提升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郎(江苏)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卓郎(江苏)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7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固态锂电子电池
- 下一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光转换器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