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旋涡夹带现象研究的一体式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7045.6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2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巫英伟;姚灏;秋穗正;田文喜;苏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旋涡 夹带 现象 研究 体式 实验 装置 方法 | ||
一种用于旋涡夹带现象研究的一体式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该装置包括试验段、进水流量计、抽水流量计、进水泵、抽水泵、水箱和管道及管道附件所组成的双支路闭式回路、回路支撑架和配电箱。试验段为矩形容器,由进口段、旋涡发生段和出口段组成。旋涡发生段两端分别被隔板沿中线分隔成并联的流道,一流道两端分别与进口段和出口段相接,另一流道两端为封闭壁面。旋涡发生段中央底部设有竖直向下的抽水口。回路支撑架用于固定双支路闭式回路及配电箱。本发明实验装置可模拟旋涡夹带并实现现象直接观察及拍摄记录,可用于快堆钠池旋涡夹带现象的发生机理研究,其紧凑的一体式布置方式减少实验用地且易于移动,便于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科学与技术领域,尤其是钠冷快堆安全研究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旋涡夹带现象研究的一体式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技术背景
钠冷快堆在核燃料增殖、长寿命锕系元素嬗变以及固有安全性方面具有突出优点以及具有丰富的运行经验和技术积累,一直被认为是第四代核反应堆中最具应用前景的堆型之一。当钠池内冷却剂存在一定水平流速和较大局部向下速度时会产生旋涡夹带气体的现象,严重威胁着反应堆安全运行。出于经济性考虑,快堆的结构相对紧凑,而紧凑的设计又会增大冷却剂流速进而提高旋涡发生的概率。池式钠冷快堆的自由液面远大于回路式快堆,更容易产生旋涡,而浸没在钠池中的一次泵、中间换热器、空气直接冷却器等结构使冷却剂绕流会进一步加剧这种现象。因此,为保证快堆的安全水平,需要对旋涡夹带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以探明其发生机理。本发明正式基于这种需求提供一种用于旋涡夹带现象研究的一体式实验装置,目的是解决利用水作为实验介质模拟旋涡夹带现象并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可移动一体式实验装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旋涡夹带现象研究的一体式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可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一体化紧凑布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旋涡夹带现象研究的一体式实验装置,包括试验段10、进水流量计19、抽水流量计20、进水泵18、抽水泵21、水箱1和管道及管道附件所组成的双支路闭式回路、回路支撑架2和配电箱22;所述试验段10为矩形容器,由依次连通的进口段6、旋涡发生段8和出口段11组成;所述进口段6包括相连通的渐缩段17和发展段16,发展段16内设有流动整直器7;所述旋涡发生段8两端分别被隔板15沿中线分隔成两个并联的流道,一流道两端分别与进口段6和出口段11相接,另一流道两端为封闭壁面;所述旋涡发生段8中央底部设有竖直向下的抽水口9;所述出口段11包括相连通的缓冲段14及渐扩段13;
所述抽水口9依次用管道连接抽水流量计20、抽水泵21和水箱1形成一支路闭式回路;所述水箱1依次用管道连接进水泵18、温度计5、进水流量计19和进口段6;所述出口段11连接至水箱1形成另一支路闭式回路;所述水箱1底部设有排水阀12。
可选地,水箱1与进水泵18及抽水泵21均用金属软管3连接。
可选地,所述回路支撑架2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用于固定试验段10、进水流量计19及抽水流量计20,下层用于固定水箱1、进水泵18、抽水泵21及配电箱22;所述回路支撑架2底部设有带刹车的万向脚轮4。
可选地,所述流动整直器7为一组孔板组成。
可选地,所述试验段10的材质为丙烯酸塑料。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实验装置,为研究快堆钠池旋涡夹带现象发生机理及热工特性的实验装置,可模拟旋涡夹带并实现现象直接观察及拍摄记录。
2、本发明实验装置,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建立,紧凑的布置方式减少了实验装置占地。
3、本发明实验装置,一体式结构使其易于移动,便于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70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