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跨界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6306.2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0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董飞;黄爱平;彭文启;王伟杰;赵晓辉;陈学凯;刘晓波;司源;王威浩;杜霞;马冰;李今今;雷阳;廉秋月;杨晓晨;阎柳青;侯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Q10/06;G06Q50/06;G06Q50/26;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10004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界河 流水 功能 水质 达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跨界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方法,包括S1、计算上游入境来水的超标水质浓度;S2、根据收集的跨界河流的河道大断面和水文水质实测数据,构建跨界河流水质数学模型,对河道糙率和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进行率定;S3、基于跨界河流水质数学模型,模拟上游超标水质浓度在下游水功能区控制断面产生的浓度;S4、计算扣除上游超标水质影响后的下游水功能区控制断面浓度;S5、基于下游水功能区控制断面的目标水质浓度,评价下游水功能区是否达标;S6、根据逐月水质是否达标评价结果,采用频次法计算下游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质达标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跨界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三条红线之一,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提供了有力抓手,为河流湖库水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的核心内容为考核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其计算方法为首先将水功能区某月实测水质浓度和目标水质浓度进行对比,以判断该月水质是否达标,最后用达标的月份数量除以评价的月份总数即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不同于一般的江河湖泊,跨界河流由于涉及上下游多个行政区域,其下游水功能区水质浓度除了受到下游行政区域内污染负荷输入的影响,还受到上游入境来水水质的显著影响。若跨界河流采用上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计算方法则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当上游入境来水水质浓度超过跨界河流省界水质断面控制目标时,若在分析下游水功能区某月水质是否达标时仍采用实测水质浓度,则掩盖了上游水质超标对下游水功能区水质造成的影响,无法合理计算下游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夸大了下游行政区域对下游水功能区水污染的责任。
我国跨界河流众多,当前的跨界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计算存在明显不足,亟需提出可剔除上游入境来水影响的跨界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计算方法,为跨界河流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考核、生态补偿协议制定等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计算跨界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方法,以解决或改善上述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计算跨界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上游入境来水的超标水质浓度;
S2、根据收集的跨界河流的河道大断面和水文水质实测数据,构建跨界河流水质数学模型,对河道糙率和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进行率定;
S3、基于跨界河流水质数学模型,模拟上游超标水质浓度在下游水功能区控制断面产生的浓度;
S4、计算扣除上游超标水质影响后的下游水功能区控制断面浓度;
S5、基于下游水功能区控制断面的目标水质浓度,评价下游水功能区是否达标;
S6、根据逐月水质是否达标评价结果,采用频次法计算下游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进一步地,S1中计算上游入境来水的超标水质浓度,包括:
C上游超标水质=C上游实测水质-C上游目标水质
其中,C上游超标水质为上游入境来水的超标水质浓度;C上游实测水质为上游入境来水的实测浓度,C上游目标水质为省界断面水质目标浓度。
进一步地,S2中构建跨界河流水质数学模型,包括:
S2.1、构建跨界河流一维水质模型控制方程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63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