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LNG运输船的减振层压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5048.6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1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何洋;刘学玮;王辰;崔馨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5/16 | 分类号: | B63B25/16;B63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静;姚亮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lng 运输船 层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LNG运输船的减振层压块,其特征在于,该减振层压块包括多层复合材料压合层和垂直穿插于所述多层复合材料压合层中的管状加强筋;
所述多层复合材料压合层是由耐低温浇注型聚氨酯与纤维布压合而成;所述多层复合材料压合层在每毫米厚度上平铺的纤维布层数为0.5~3;
所述管状加强筋为中空管状结构,是由耐低温浇注型聚氨酯与纤维布旋转缠绕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层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复合材料压合层与所述管状加强筋通过耐低温浇注型聚氨酯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层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耐低温浇注型聚氨酯包括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聚醚多元醇20~50质量份,二异氰酸酯70~120质量份;
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聚醚多元醇80~130质量份,扩链剂10~40质量份,改性无机填料10~50质量份,催化剂0.5~3质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层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0.52~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层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的所述聚醚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300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层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中的所述聚醚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650~300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层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和B组分中的所述聚醚多元醇均包括聚四氢呋喃二醇、含支链聚四氢呋喃二醇PTG-L和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醚二醇。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层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的所述二异氰酸酯包括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1的混合物和碳化二亚胺改性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层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中的所述扩链剂包括1,4-丁二醇和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层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中的所述改性无机填料包括炭黑、多壁碳纳米管、1~4 mm长的短切碳纤维和氧化石墨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层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中的所述催化剂包括有机铋催化剂DY20和有机锌催化剂DY5350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层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布选自玻璃纤维布、玄武岩纤维布和碳纤维布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减振层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布的编织方式为平纹编织。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减振层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布的厚度为0.3 mm ~0.5 m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层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复合材料压合层中纤维布的体积占比为20%~5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层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复合材料压合层的密度为1.3 g/cm3 ~ 1.75 g/cm3。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层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复合材料压合层上均匀的分布着用于穿插所述管状加强筋的安装孔;在所述多层复合材料压合层的表面上,所述安装孔的面积占比为3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50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