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柔性印刷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4240.3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连乔;吴马佳奇;张驰;简毛亮;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杜阳阳 |
地址: | 20007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柔性 印刷 电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穿戴柔性印刷电极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PI薄膜上制备多层石墨烯薄膜能有效改善柔性衬底PI的水氧阻隔的效果,同时石墨烯薄膜几乎不会对聚合物衬底的柔韧性产生影响,石墨烯薄膜优良的散热性能有助于印刷电极的散热,保证印刷电极的工作稳定性;同时,由于非晶硅牺牲层的引入,提高了PI衬底的激光剥离性能,从而使激光剥离对PI衬底结构的影响达到最小;而且,由于PI衬底背胶的引入,使得该柔性印刷电极具有一定的粘附性更加利于穿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印刷电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穿戴柔性印刷电极。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电化学检测印刷电极可以印刷在刚性基底上,诸如BT树脂基板、陶瓷基板等,这些基板虽然对周围工作环境的水分和氧气的阻抗效果较好,不易因为吸湿或者氧化而影响电极的检测效果,但是由于这些基底的硬度较大,弯曲性能很差而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印刷电极在不同使用场合使用的需求。
聚合物基底质量轻,强度较好,同时柔韧性也不错,但是聚合物基底对水氧的阻隔效果并不好,很容易被湿气和氧气侵入而造成基底膨胀或者是氧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很大。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提高聚合物基底对水氧的阻隔性能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穿戴柔性印刷电极,解决目前聚合物基底对水氧的阻隔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可穿戴柔性印刷电极,所述柔性印刷电极包括:
由下到上依次排布的基底层、水氧阻隔薄膜层、环氧树脂层、电极层和绝缘层。
可选的,所述基底层为聚酰亚胺层。
可选的,所述基底层下部还设置有背胶层。
可选的,所述水氧阻隔薄膜层为石墨烯层;所述石墨烯层中石墨烯的层数为两层及以上。
可选的,所述绝缘层上部还依次设置有电极围堰层和包覆膜层。
可选的,所述电极层包括检测区、引线区和接口区;
所述检测区设置有三个电极,分别为对电极、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所述对电极和所述参比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工作电极的两边;
所述接口区设置有三个接口;
所述引线区设置于所述检测区与所述接口区之间;所述引线区设置有三条引线;
所述三个电极分别通过所述三条引线与所述三个接口连接。
一种可穿戴柔性印刷电极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制备基底层;
在所述基底层上制备所述水氧阻隔薄膜层;
在所述水氧阻隔薄膜层上制备环氧树脂层;
在所述环氧树脂层上制备电极层;
在所述电极层上制备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仅覆盖除接口区和三个电极之外的区域;
在所述绝缘层上制备电极围堰层;所述电极围堰层与所述绝缘层的形状相同;
在所述电极围堰层上制备包覆膜层,得到印刷电极。
可选的,所述制备基底层,具体包括:
在玻璃基板上沉积一层非晶硅牺牲层;
在所述非晶硅牺牲层上制备基底层。
可选的,在所述电极围堰层上制备包覆膜层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4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钢带连续生产中的快速接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