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4053.5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4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插管 固定器 | ||
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其包括固定器本体;所述固定器本体包括弧形固定板,弧形固定板包括位于中间的固定区,和位于固定区两侧的口腔护理区;所述固定区对应病人的口腔部位,固定区的左右长度占有弧形固定板左右总长度的1/3‑1/2;在所述固定区设置用于固定和调节气管插管的第一调节组件,以及用于放置和调节吸痰管的第二调节组件;通过此种方式将气管插管和吸痰管固定在固定区处,并通过操作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实现度气管插管和吸痰管的固定效果;还通过设置口腔护理区方便了对病人口腔的清理,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临床上抢救心脏骤停和其他危重患者时建立人工气道有效地方法。但气管插管后必须进行良好地固定,才能保证患者有效通气,一旦发生气管插管脱出,将对患者造成再次伤害,如发现不及时或处置不当,甚至可导致患者因急性缺氧窒息死亡。
目前医院内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对气管插管进行固定,第一种是在确定插管成功后,将牙垫置入患者上下门齿之间,用胶布将气管插管与牙垫并排捆绑固定,最后用胶布将气管固定在患者的面颊部;采用上述固定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因面部皮肤油脂的分泌,胶布粘性易减弱或丧失,以致连接不牢固,导管易发生松脱和错位;2、导管固定后无法再根据需要调节其深度;3、不方便清理病人口腔内的痰液;4、胶布粘胶固定易导致部分病人出现皮肤过敏等现象。第二种是使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对气管插管进行快速、安全、稳定地进行固定,以有效克服采用第一种固定方式固定插管的缺点,也极大地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逆行感染的概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但是目前医院内常用的气管插管固定器仍存在以下缺点:1、口腔清理窗口小,不方便在佩戴固定器时对患者口腔进行有效清洁;2、气管固定位置不够牢固,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滑动;3、紧贴面部部分的材质较硬,无法根据患者脸型进行调整,导致患者舒适度不够,发生压疮等风险较高;3、在佩戴固定器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口腔内部的痰液、口水等液体清理难度大。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克服以上缺陷的气管插管固定器。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
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其包括固定器本体;所述固定器本体包括弧形固定板,弧形固定板包括位于中间的固定区,和位于固定区两侧的口腔护理区;所述固定区对应病人的口腔部位,固定区的左右长度占有弧形固定板左右总长度的1/3-1/2;在所述固定区设置用于固定和调节气管插管的第一调节组件,以及用于放置和调节吸痰管的第二调节组件;通过此种方式将气管插管和吸痰管固定在固定区处,并通过操作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实现度气管插管和吸痰管的固定效果;还通过设置口腔护理区方便了对病人口腔的清理,实用性强。
进一步,在所述固定区设置用于容纳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的具有开口的第一贯穿槽;在第一贯穿槽的远肤侧边缘设置与第一贯穿槽形状一致的凸起板;此种在第一贯穿槽外侧设置凸起板的设置保证第一调节组件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所述口腔护理区分别设置有方便操作的第二贯穿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螺纹杆,设置在螺纹杆第一端的第一卡环,和设置在螺纹杆第二端的手柄;在凸起板内侧设置与第一卡环匹配使用的第二卡环,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之间形成气管通道;另设置贯穿凸起板内侧和外侧的供螺纹杆伸入并转动的贯穿螺纹孔;使用时,气管插管放置在气管通道中,再通过旋转螺纹杆不断缩小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间的距离,直至夹紧气管插管。此种设置能够有效保证气管插管的稳定固定。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贴肤侧的一端位于弧形固定板贴肤侧的上端;此种设置很好地避免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影响到病人。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形成完整的圆时,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之间不接触;此种设置保证对不同管径气管插管的固定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未经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4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英反应腔的维护方法
- 下一篇:押品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