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流漂浮物自动清理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4023.4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闫少锋;李瑞清;彭习渊;常景坤;曹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E02B15/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流 漂浮 自动 清理 收集 装置 | ||
1.一种河流漂浮物自动清理收集装置,包括分别固定于河岸两侧的两个立柱(4.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两个立柱(4.1)之间的环形连接带(7)和设置在河岸一侧的收集池(10);所述两个立柱(4.1)上分别设有两个与环形连接带(7)配合的旋转盘(6),其中一个旋转盘(6)为电驱动旋转盘;环形连接带(7)上间隔设有多个收集板(8);旋转盘(6)带动环形连接带(7)和收集板(8)贴着水面旋转;其中一个立柱(4.1)的侧面设有可将收集板(8)上的漂浮物分离下来的刮网(9),刮网(9)的一端设置在收集池(10)内;所述收集池(10)位于其中一个立柱(4.1)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漂浮物自动清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板(8)为梳状结构,包括一根与水面垂直的竖条(8.1)和多根平行间隔布置的横条(8.2),竖条(8.1)与环形连接带(7)固定连接,每根横条(8.2)的一端均与竖条(8.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流漂浮物自动清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网(9)为梳状结构,包括竖长条(9.1)和多根一端与竖长条(9.1)固定连接的平行间隔布置的横长条(9.2),每根横长条(9.2)与收集板(8)的横条(8.2)错缝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河流漂浮物自动清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立柱(4.1)之间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环形连接带(7),每个收集板(8)的的竖条(8.1)均与两根环形连接带(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漂浮物自动清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立柱(4.1)之间还设有浮动立柱(4.2),浮动立柱(4.2)上设有与环形连接带(7)配合的旋转盘(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流漂浮物自动清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1)和浮动立柱(4.2)的下端均设有可使旋转盘(6)始终保持在水面的浮箱(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漂浮物自动清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10)分为左右两侧,收集池(10)中间设有可将漂浮物从收集池(10)左侧转移到右侧的电驱动翻转机构(11),收集池(10)右侧设有可将翻转机构(11)上的漂浮物分离下来的拦截网(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流漂浮物自动清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11)包括电驱动旋转轴(11.1)和设置在旋转轴(11.1)上的多根平行间隔布置的驱动条(1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河流漂浮物自动清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网(12)由多根向旋转轴(11.1)侧倾斜的倾斜条(12.1)平行间隔布置组成,每根倾斜条(12.1)与驱动条(11.2)错缝布置,每根倾斜条(12.1)的一端均固定在收集池(10)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漂浮物自动清理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岸两侧的两个立柱(4.1)与水面倾斜设置,河岸两侧还分别设有两个基座(2),立柱(4.1)通过连接杆(3)与基座(2)形成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未经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40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