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因突变网络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3805.6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4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杜向军;舒跃龙;张弛;王樱涵;陈材;龙浩雨;白俊博;曾金锋;曹子成;张兵;沈伟;唐凤;梁诗雯;孙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B20/50 | 分类号: | G16B20/50;G16B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因突变 网络 构建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基因突变网络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各毒株序列的基因序列数据,根据各所述毒株序列的基因序列数据确定各所述毒株序列之间的突变概率;
根据各所述毒株序列之间的突变概率构建至少一个初始子网络;
遍历各所述初始子网络,将两两所述初始子网络之间全局最大突变概率的毒株序列对连接,得到连通网络;
基于所述毒株序列的采样时间确定根毒株序列,根据所述连通网络的连通路径以及各所述毒株序列与所述根毒株序列的突变概率确定所述连通网络的网络方向,得到所述基因突变网络;
其中,所述根据各所述毒株序列之间的突变概率构建至少一个初始子网络,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毒株序列,根据各所述毒株序列之间的突变概率,确定所述毒株序列与其他毒株序列的最大突变概率,并将所述最大突变概率对应的所述毒株序列和其他毒株序列构成的序列对作为基准初始网络序列对;
基于各所述基准初始网络序列对的突变概率确定初始子网络突变阈值,并根据所述初始子网络突变阈值从各所述毒株序列的两两毒株序列对中选取目标初始网络序列对;
将所述目标初始网络序列对中的毒株序列连接,得到至少一个初始子网络;
所述遍历各初始子网络,将两两所述初始子网络之间的全局最大突变概率的毒株序列对连接,得到连通网络,包括:
遍历各所述初始子网络,将当前初始子网络中的初始毒株序列与其他初始子网络中的其他毒株序列组成的毒株序列对作为基准连通网络序列对,并确定各所述基准连通网络序列对的突变概率;
将所有两两初始子网络之间的基准连通网络序列对中全局突变概率最大的序列对作为目标连通网络序列对,将所述目标连通网络序列对中的毒株序列连接,直到遍历完所有所述初始子网络,得到所述连通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所述基准初始网络序列对的突变概率确定初始子网络突变阈值,并根据所述初始子网络突变阈值从各所述毒株序列的两两毒株序列对中选取目标初始网络序列对,包括:
将各所述基准初始网络序列对的突变概率的第10百分位数作为所述初始子网络突变阈值;
将各所述毒株序列的两两毒株序列对中突变概率大于所述初始子网络突变阈值的毒株序列对作为所述目标初始网络序列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毒株序列的采样时间确定根毒株序列,根据所述连通网络的连通路径以及各所述毒株序列与所述根毒株序列的突变概率确定所述连通网络的网络方向,包括:
将采样时间最早的毒株序列作为所述根毒株序列;
根据所述根毒株序列到其他毒株序列的最短路径确定主干连边方向;
根据其他毒株序列与所述根毒株序列的突变概率,以及各所述毒株序列的采样时间确定局部连边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随机游走方法,以及各所述毒株序列的区域属性,确定所述基因突变网络中各区域间的传播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随机确定初始毒株序列节点以及目标毒株序列节点;
基于所述初始毒株序列节点到所述目标毒株序列节点的最短路径得到途径毒株序列节点;
根据途径毒株序列节点的区域属性确定各区域在所述基因突变网络中的主干占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38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选择买家的推荐关键字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支架结构以及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