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屏幕刷新的方法与显示系统、用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3135.8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0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跳与跳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2F1/133 |
代理公司: | 杭州钤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9 | 代理人: | 唐灵;赵杰香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幕 刷新 方法 显示 系统 用户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幕刷新方法与显示系统、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基于事件的绘制所产生非背景帧数据,所述非背景帧数据为相临两帧画面,下一帧相比于上一帧需更新的帧数据;根据所述非背景帧数据设置显示模块的显示区域,并发送给所述显示模块清空所述显示区域的命令,同时将所述非背景帧数据填充至第一缓存区;当所述第一缓存区完成所述非背景帧数据的填充完毕,传输所述非背景帧数据至第二缓存区进行填充;所述显示模块读取所述第二缓存区的所述非背景帧数据,在所述显示区域进行输出显示。本发明的方案可以有效减少每一次画面改变的帧数据的填充时间,提高帧数据的填充速度,从而获得更快的刷新速度和更好的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屏幕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屏幕刷新的方法与显示系统、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图像显示技术领域,常面临画面撕裂问题,在大多数液晶显示屏上画面撕裂的现象是在第二帧出现了新旧画面各显示一部分,即新旧画面存在分界线被人眼捕捉到了,这种撕裂现象,英文又叫teareffect,teareffect的根本原因是对GRAM(graphicsRAM,即图像寄存器)的读、写速度不一致,导致在一帧之内,GRAM的读指针与写指针发生了重叠导致。
现有技术中,解决的办法是液晶显示屏在制造过程中,工程师通过预留了一个TEOutputLine寄存器,该寄存器的作用就是用来调节TE信号(又叫FMARK信号)的输出位置。但是这种技术方案在面临画面更新时,需要读取的数据多且读取的速度慢的时候,还是会出现画面撕裂的现象,并不能完全避免画面撕裂的问题,而且在内存紧张,CPU计算能力欠佳、屏幕刷新率低的设备中,对于画面数据的处理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面临读取资源时间长、内存占用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屏幕刷新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屏幕刷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基于事件的绘制所产生非背景帧数据,所述非背景帧数据为相临两帧画面,下一帧相比于上一帧需更新的帧数据;
根据所述非背景帧数据设置显示模块的显示区域,并发送给所述显示模块清空所述显示区域的命令,同时将所述非背景帧数据填充至第一缓存区;
当所述第一缓存区完成所述非背景帧数据的填充完毕,传输所述非背景帧数据至第二缓存区进行填充;
所述显示模块读取所述第二缓存区的所述非背景帧数据,在所述显示区域进行输出显示。
作为优选,还包括:根据所述非背景帧数据的显示坐标划分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存区和所述第二缓存区的填充位置。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所述非背景帧数据的坐标、或长宽比、或颜色。
作为优选,将所述非背景帧数据从所述第一缓存区传输至所述第二缓存区之前,还包括:
识别所述第一缓存区对所述非背景帧数据的填充是否完成,响应于所述第一缓存区的非背景帧数据填充完毕,将所述非背景帧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缓存区。
作为优选,当所述非背景帧数据在所述第二缓存区中填充完毕,向所述显示模块发送屏幕刷新命令,所述显示模块接收到所述屏幕刷新命令时,读取所述第二缓存区中的非背景帧数据,在所述显示区域进行输出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还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包括:
中央处理模块,响应于非背景帧数据的输入,并用于设置所述非背景帧数据的显示区域;其中,所述非背景帧数据为相临两帧画面,下一帧相比于上一帧需更新的帧数据;
缓存模块,包括:
第一缓存区,用于接收并填充由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发送的所述非背景帧数据;
第二缓存区,用于接收并填充由所述第一缓存区传输的所述非背景帧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跳与跳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未经上海跳与跳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3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