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醚改性聚酯专用发泡树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2926.9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8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邹威;郭俊毅;张晨;马育红;曹建平;闫冬;王慧;陶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冉聚(上海)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78 | 分类号: | C08G63/78;C08G63/672;C08G63/685;C08J9/12;C08L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捷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1 | 代理人: | 安利霞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聚酯 专用 发泡 树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醚改性聚酯专用发泡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的聚醚改性聚酯专用发泡树脂,是使用端羟基或氨基聚醚在聚酯缩合聚合过程中同二酸或酸酐反应,在分子链中或末端共聚聚醚基团获得改性聚酯,并将改性聚酯和聚醚-有机硅型匀泡剂共混,形成热力学稳定的发泡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酸或者酸酐物质中羧基和所述端羟基聚醚中的羟基的摩尔比为10:1~1:1;
任选地,所述二酸或者酸酐物质中羧基和所述端氨基聚醚中的氨基的摩尔比为20:1~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羟基或氨基聚醚在催化剂下同所述二酸或酸酐反应,所述催化剂包括1-(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4-二甲氨基吡啶;
任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聚对苯二甲酸、已二醇、乙二醇锑、无水醋酸钠和端羟基聚醚或端氨基聚醚混合,在1-(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4-二甲氨基吡啶存在下反应,以便获得所述改性聚酯;
任选地,所述反应温度为260~280℃;
任选地,所述反应时间为4~6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添加量为所述端羟基聚醚或者所述端氨基聚醚质量的4~8wt%,优选为5wt%;
所述4-二甲氨基吡啶的添加量为所述端羟基聚醚或所述端氨基聚醚质量的4~8wt%,优选为5wt%。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
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为30份;
所述已二醇为30份;
所述乙二醇锑为1份;
所述无水醋酸钠为5份;
所述端羟基聚醚或所述端氨基聚醚为10~40份;
所述1-(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为0.5~2份;
所述4-二甲氨基吡啶为0.5~2份。
6.一种聚醚改性聚酯专用发泡树脂,所述聚醚改性聚酯专用发泡树脂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获得。
7.一种制备聚醚改性聚酯发泡树脂板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改性聚酯和聚醚-有机硅型匀泡剂挤出混合,并在发泡剂存在下处理生产获得聚醚改性聚酯发泡树脂板材;
所述改性聚酯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获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选自超临界二氧化碳、空气、氮气、碳酸氢钠、偶氮二甲酰胺、醚类、醇类、氯氟烃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改性发泡树脂板材的密度为0.05~0.5g/cm3,平均泡孔直径为50~65微米,拉伸强度为285~335MPa。
10.聚醚改性聚酯专用发泡树脂在制备聚酯发泡材料中的用途,所述聚醚改性聚酯专用发泡树脂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获得,或者为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醚改性聚酯专用发泡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冉聚(上海)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冉聚(上海)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29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透明聚丙烯材料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赫兹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