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层覆岩原生裂缝参数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2800.1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6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彪;陈庆;黄辅强;肖明国;顾玉明;李军;姬朝辉;李鹏;孙红波;阴慧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地高科地质勘查有限公司;北京凯奇联合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 原生 裂缝 参数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覆岩原生裂缝参数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3D裂缝指示强度数据体获取;试水压力数据获取;泥浆消耗量数据获取;裂缝等效宽度计算;裂缝等效长度计算,本发明适用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方法简单,便于实际操作,煤矿探查和开采过程中,泥浆漏失量和试水压力数据录取方便,覆盖面广,且实时更新,便于本专利在煤田领域推广和应用;同时拓宽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领域,将裂缝等效长度和等效宽度参数,与泥浆漏失量和试水压力建立相关关系,统一了地质和工程人员对地下情况的认知,且使用统一的计量单位,计算数据可直接应用于工程设计和施工;使地球物理裂缝预测成果快速转化到现场应用,极大提升了地质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煤层覆岩原生裂缝参数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裂缝预测技术已在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尤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中应用地球物理技术开展裂缝预测最为普遍;但受目前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技术所限,裂缝预测精度和准确度较低,只能实现对裂缝发育带的预测,无法实现对单条裂缝的预测,更无法提供相对应的单条裂缝参数,如裂缝宽度、裂缝纵向发育长度等;然而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多项工程技术的应用需要提供裂缝参数,以保证工程设计和实施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此本专利提出了等效裂缝长度和等效裂缝宽度的概念,目的是将三维地震预测出的裂缝发育条带,看做是多条裂缝相互切割、交织为一个相互连通的裂缝系统,系统中多条开启裂缝的总的有效宽度和有效延伸长度,作为这个裂缝系统的等效裂缝宽度和等效裂缝长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煤层覆岩原生裂缝参数的计算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层覆岩原生裂缝参数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3D裂缝指示强度数据体获取;
试水压力数据获取;
泥浆消耗量数据获取;
裂缝等效宽度计算;
裂缝等效长度计算。
优选的,所述I3D(三维扫描)裂缝指示强度数据体获取,包括:基于肯德姆软件中的I3D(三维扫描)地震高级属性模块,提取裂缝属性,裂缝属性包括:能量属性、倾角属性和方位角属性,通过多属性融合,以I3D(三维扫描)技术提取后形成的裂缝指示强度数据为依据,数据体格式为振幅属性,数据值域范围为0.1-5。
优选的,所述试水压力数据获取,包括:进行试水压力变化与裂缝预测成果分析,建立试水压力变化与裂缝关系:当试水压力为0MPa时,地层存在连通性强、规模大的裂缝发育区;压力在0-2MPa时,地层存在规模较大、连通性较强的裂缝发育段;压力在2-4MPa时,钻孔钻遇小规模裂缝,当注入时间超过20min时,裂缝有一定的沟通范围;压力在4-7MPa时,钻孔钻遇裂缝不发育区;当压力超过7MPa时,地层中没有裂缝。
优选的,所述泥浆消耗量数据获取,包括:钻孔钻遇天然裂缝发育段时,基于泥浆消耗量判断裂缝情况,其中,钻进泥浆每小时消耗量大于8m3/h,指示地层中发育较大规模的裂缝,裂缝预测结果裂缝指示强度3,裂缝纵向延伸长度超过300m;钻进泥浆每小时消耗量3~8m3/h时,指示地层中发育中等规模的裂缝,裂缝指示强度2~3,裂缝纵向延伸长度150~300m;钻进泥浆每小时消耗量小于3m3/h时,指示地层中发育零星的小裂缝,裂缝指示强度多小于1.5,裂缝纵向延伸长度多小于50m。
优选的,所述裂缝等效宽度计算,计算公式为:
W=I/(15*Pw)+0.05,
其中,W裂缝宽度,单位:mm;I裂缝指示强度,无因次;Pw试水压力,单位: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地高科地质勘查有限公司;北京凯奇联合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地高科地质勘查有限公司;北京凯奇联合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28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超高压智能灌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油气处理系统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