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镇生活废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2135.6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4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利;柳洋;蔡细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润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杜争争 |
地址: | 4322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镇 生活 废水处理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城镇生活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格栅池、多级沉淀池和生化池,多级沉淀池与格栅池连通,多级沉淀池包括泥水分离池,泥水分离池内设置有污泥过滤装置,污泥过滤装置将泥水分离池分隔为下层污泥室和上层污水室,污泥室和污水室通过污泥过滤装置连通,污泥室连通于格栅池,污水室连通于生化池,污泥室内还设置有用于排出污泥的污泥排出泵。本申请具有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城镇生活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城镇废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自然雨水组成,其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等有机物,但一般不含有毒性,为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以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生活废水需要经过净化处理后循环利用或者排放。
专利公告号为的CN109502918A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曝气池和沉淀池,曝气池内设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搅拌机构和输气机构,搅拌机构包括小电机以及被小电机驱动着转动的搅拌轴,搅拌轴上端的侧面一体成型有多片旋片,旋片从下往上向一侧倾斜且倾斜角度逐渐增大,旋片向远离搅拌轴的方向往同一侧倾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废水在沉淀池内经过沉淀后得到污水和污泥,在将污水和污泥进行分离时,通常是利用水泵将上层水抽至下一工序内,再利用污泥泵将下层污泥抽出,这种分离方式会使进入下一工序的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污泥,分离效果不佳,而污水中含污泥较多时,会对污水后续的处理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本申请提供城镇生活废水处理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城镇生活废水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城镇生活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池、多级沉淀池和生化池,多级沉淀池与所述格栅池连通,多级沉淀池包括泥水分离池,所述泥水分离池内设置有污泥过滤装置,所述污泥过滤装置将所述泥水分离池分隔为下层污泥室和上层污水室,所述污泥室和所述污水室通过所述污泥过滤装置连通,所述污泥室连通于所述格栅池,所述污水室连通于所述生化池,所述污泥室内还设置有用于排出污泥的污泥排出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污水处理时,污水排入格栅池内,格栅池内对污水进行初次过滤,滤除大体积固体废物;格栅池过滤后的污水进入泥水分离池中的下层污泥室内,污水中的颗粒物等杂质沉淀在污泥室底部混合污水形成污泥,随着污泥室内水位的上升,污水经过污泥过滤装置后进入污水室内,污水再由污水室通入生化池内进行生化处理,生化处理完成后即得到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而污水在泥水分离池由污泥室进入污水池的过程中,污泥在自然沉淀和污泥过滤装置的双重作用下,使进入到污水室内的污水中的污泥含量尽可能低,使得从污水室进入生化池中的污水含污泥量尽可能少,从而提高污水生化处理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污泥过滤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多块滤板,多块所述滤板的孔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泥过滤装置由多块滤板组成,制作和施工方便且成本较低,而多块滤板的孔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的设置,充分的对污水进行过滤,使进入污水室中的污水含污泥量尽可能低,且不易发生堵塞,以保证污水顺利进入污水室。
优选的,多级沉淀池还包括沉砂池,所述沉砂池底部高度高于所述污水室底部高度,所述污泥室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沉砂池,所述沉砂池内于管道处设置有滤网,所述格栅池连通于所述沉砂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在格栅池中过滤大部分的大块杂物后进入到沉砂池中,污水在沉淀池中经过沉淀后,如泥沙等较重的杂质沉淀在沉砂池底部,经过沉淀池后的污水中泥沙等杂质的含量大大减小,从而使进入到泥水分离池中的泥沙量大大减小,以提高泥水分离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格栅池与所述沉砂池之间设置有用于分离油污的隔油池,所述格栅池连通于所述隔油池,所述隔油池连通于所述沉砂池,所述隔油池内设置有用于排出油污的油污排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润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润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21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