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深集水井沉井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1058.2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徐龙;鲁海燕;朱卫国;肖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丰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8 | 分类号: | E02D15/08;E02D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水 沉井 施工 结构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深集水井沉井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其方法包括:内撑机构和外脚手架;内撑机构包括底板、至少两个支撑组件和与至少两个驱动机构;支撑组件包括连接环和多个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一端均与连接环固定连接,在拼接板上设置有连接件,支撑杆远离连接环的端部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每个连接环与每个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环相对于底板转动;支撑杆与连接件分离时,支撑杆远离支撑杆的端部与拼接板之间具有间隙;外脚手架设在沉井的外围,在外脚手架上设置有横梁,横梁位于沉井的上方,在横梁上固定连接有起吊杆,起吊杆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本申请具有降低反复拆装内模板脚手架的施工难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深集水井沉井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埋深较大的电梯井坑、集水坑等构造物,一般比地下室基础底板深2.0m以上,超深集水井由于深度较深,因此通常采用分层浇筑、多次下沉的制作方式。
相关技术中的沉井施工方法的流程,当沉井的深度大于3.9m小于8.5m时,采用两次浇筑混凝土两次下沉,即第一次包括刃脚浇筑混凝土3.9m,然后进行初沉,第二次浇筑沉井剩余部分,最后进行终沉,终沉结束之后即可进行沉井封底;当沉井的深度为8.5~10m(此处包括8.5m和10m)时,采用三次浇筑混凝土三次下沉,即第一次包括刃脚浇筑3.9m,进行初沉,第二次继续浇筑3.9m,然后进行第二次下沉,第三次浇筑沉井剩余部分,最后进行终沉,终沉结束之后即可进行沉井封底。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内模板脚手架用于对内模板进行支撑,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对模板的对拉螺栓等进行施工处理,分层浇筑沉井每次下沉时,都需要拆除内模板脚手架以进行沉井内部挖土,内模板脚手架体积较大、反复拆除脚手架延长了沉井的施工周期,增加了施工复杂度。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反复拆装内模板脚手架的施工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超深集水井沉井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超深集水井沉井施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超深集水井沉井施工结构,包括:内撑机构和外脚手架;
所述内撑机构包括底板、至少两个支撑组件和与至少两个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个数与支撑组件的个数对应,沉井内模板由多个拼接板组成,支撑组件的个数与拼接板的个数对应;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环和多个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一端均与连接环固定连接,同一支撑组件对应的多个支撑杆远离连接环的端部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在拼接板上设置有连接件,支撑杆远离连接环的端部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所有连接环轴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每个连接环与每个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环相对于底板转动;
支撑杆与连接件分离时,支撑杆远离支撑杆的端部与拼接板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外脚手架设在沉井的外围,在外脚手架上设置有横梁,横梁位于沉井的上方,在横梁上固定连接有起吊杆,起吊杆沿竖直方向设置,起吊杆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内模板时,通过起吊杆使内撑机构位于沉井内,使底板的高度约与地表相同;起吊杆对支撑组件起到支撑作用,工作人员将内模板初步定位后,通过连接件将支撑杆与内模板连接,支撑杆对内模板起到支撑作用;混凝土浇筑养护完毕后,解除连接件对内模板与支撑杆的连接作用,使得支撑杆与内模板分离,通过多个驱动机构驱动支撑组件转动,使多个支撑组件转动至相互抵接,此时减小了支撑组件所占用的空间,施工人员可通过机械挖土的方式,排出大部分的土方,在分层挖土过程中,可通过每个驱动机构随时调节每个支撑组件的位置,使得支撑组件让位于挖土动作和挖土区域,实现均匀挖土;在浇筑过程中内撑机构对内模板起到支撑作用,且拆除内模板后无需从整个内模板内拆除、取出,也不会对挖土过程造成影响,降低了施工复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丰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丰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10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