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来源于Caprin1的活性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9944.1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5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金志刚;李娟;周钰林;金博星;李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7 | 分类号: | C07K14/47;C07K19/00;C12N15/12;A61K38/17;A61P35/00;A61P9/10;A61P25/00;A61P25/08;A61P25/28;A61P25/16;A61P2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张铂 |
地址: | 321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来源于 caprin1 活性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设计了一类来源于Caprin1的活性肽,能够竞争性与G3BP1蛋白结合,特异性地阻断Caprin1与G3BP1蛋白相互作用,抑制应激颗粒的生成,进而治疗与SGs生成有关的疾病,例如肿瘤或神经退行性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来源于Caprin1的活性肽,可以与Caprin1竞争性结合G3BP1/2,抑制应激颗粒的组装,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
背景技术
细胞内有很多富含RNA与蛋白质的无膜结构,被称为核糖核蛋白体(ribonucleoprotein,RNP)。这些RNP颗粒是由数千个分子组成的独立的细胞器,在细胞中普遍存在。真核细胞在应对如内质网应激、热休克、缺氧以及砷酸盐等胁迫刺激时,会在细胞质中形成呈聚集状颗粒的mRNA-蛋白质复合体,即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SGs)。
SGs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包括通过调控mRNA翻译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等机制,将逆境压力对细胞造成的损伤最小化,并促进细胞对逆境条件的适应以及在逆境条件下的存活。研究表明,SGs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关联紧密,包括多种类型的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等。肿瘤细胞利用SGs促进了逆境条件下的存活从而参与肿瘤抗药性的产生,而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蛋白聚集体的形成也与异常SGs密切相关。
SGs的组装形成依赖于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RNP)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包括RNA结合蛋白之间的蛋白-蛋白互作、蛋白-RNA互作以及RNA-RNA互作。其中蛋白-蛋白互作对SGs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应激条件下,SGs核心蛋白G3BP1和G3BP2会通过自身相互作用促进SGs的形成。SGs蛋白Caprin1和USP10通过竞争性结合G3BP1/2调控SGs的动态过程:G3BP1/2与Caprin1的结合促进了SGs的组装,而G3BP1/2与USP10的结合促进了SGs的解聚。
Caprin1(Cell cycle associated protein 1,细胞周期相关蛋白1)在休止期的正常细胞发生活化和/或细胞分裂时表达,并在细胞内与RNA形成细胞内应激颗粒而参与mRNA的运输、翻译的控制等的活动。研究表明,Caprin1与多种恶性肿瘤有关,如骨肉瘤、乳腺癌和结肠癌等。目前已有研究将Caprin1作为某些恶性肿瘤临床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因此Caprin1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有效靶标。研究发现一种酪氨酸化合物Tylophorine通过靶向含有Caprin1、G3BP1等SGs蛋白以及c-Myc、cyclin D2等mRNA的RNP复合物,抑制RNP组分的功能,从而发挥其抗癌活性。然而,以上小分子化合物通过抑制SGs蛋白产生的抗癌活性是否依赖于SGs的抑制,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来揭示。
目前,将SGs的组装过程中重要的核心蛋白作为靶点,开发新的活性物质用于与SGs相关疾病的治疗,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研究的关注。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SGs核心蛋白G3BP1和G3BP2能够通过自身相互作用促进SGs的形成的研究发现,本发明设计了一类来源于Caprin1的活性肽,通过竞争性与G3BP1蛋白结合,特异性地阻断Caprin1与G3BP1蛋白互作,以期获得SGs抑制剂(stress granules inhibitorypeptides,SIPs)。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类来源于Caprin1的活性肽,其特征在于其80%或以上的序列包含如SEQ 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优选的,所述来源于Caprin1的活性肽选自SEQ ID No:1-4任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99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高空管道保温施工作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