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透水率的生态丁坝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9409.6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橙;杜飞;叶金威;张心;蔡靖铭;唐佳成;赖梦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B7/44;E02D5/58;E02D5/48;E02D27/16;E02D27/52;A01G3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透水 生态 丁坝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透水率的生态丁坝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一侧固定连接于河岸、下部固定连接于河床的坝体,所述坝体垂直于河岸同时也垂直于河床,所述坝体包括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中间安装有开度可调的百叶闸门;坝体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均设有生态网箱,所述生态网箱与坝体之间设有过滤网。本发明提供的可调节透水率的生态丁坝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易于维护、造价较低,通过控制坝体百叶闸门的开度,可以适应大多数河道洪水期与枯水期水流的变化;通过配置生态网箱,可以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并保护河道生物多样性,增加河道的美感,满足多数河道控制水位、保护生态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整治建筑物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调节透水率的生态丁坝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丁坝在河道或航道等整治工程中应用广泛,能保护河岸边坡不受水流直接冲蚀而产生掏刷破坏,同时也在保护水生态多样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丁坝大多数为重力式丁坝,而重力式丁坝一旦建成以后,高度、长度及透水率等参数无法改变,无法对洪水期和枯水期的不同水流形态做出相应变化。国内目前已有对重力式丁坝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改进的一些有关透水丁坝的发明。
如申请号为CN201910178955.9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透水丁坝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座、凹槽、混凝土桩及透水孔等构件,该发明实现了透水丁坝防止水面漂浮物粘连堆积,适应河流不同流量的透水要求,改善河流生态环境。
又如申请号为CN201910215345.1公开了一种生态透水丁坝系统。包括木桩、混合填料及水生植物,该发明改变了河流原有的流场,降低河水流速,截留泥沙,为水生生物的生长和栖息创造条件,营建与恢复河道局部生态环境,丰富了河道的生物多样性。
透水丁坝较传统丁坝有效减小了水流对坝体冲刷的侵蚀,但面对河流年内环境变化较大等情况时,因丁坝长度恒定及丁坝透水率处于固定范围,丁坝运行不具有普适性,仍缺乏较好的自适应调节能力,不利于丁坝的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透水率的生态丁坝及其工作方法,可以根据河道水流的变化来控制坝体百叶闸门的开度实现对河水流速的调节。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可调节透水率的生态丁坝,包括一侧固定连接于河岸、下部固定连接于河床的坝体,所述坝体垂直于河岸同时也垂直于河床,所述坝体包括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中间安装有开度可调的百叶闸门;坝体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均设有生态网箱,所述生态网箱与坝体之间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坝体的长度占河道宽度的1/4-1/2。
进一步的,所述生态网箱内部填充有吸附填料;所述生态网箱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固定于河床上,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下端设有圆台形的桩头并在桩头内插入桩尖,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上设有若干用以固定生态网箱的凹槽;所述生态网箱周围铺设一层仿生植物垫层;生态网箱顶部种植有水生植物。
进一步的,所述坝体和河岸之间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下端设有T字形固定桩,定位柱上端的固定桩侧部嵌入河岸中,定位柱下端的固定桩嵌入河床中,所述定位柱上、下端侧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坝体朝向定位柱一端设有插入固定槽中的连接桩;所述矩形框体下侧也设有嵌入河床中的桩体。
进一步的,所述百叶闸门包括沿竖向设于矩形框体内并沿坝体长度方向排列的若干百叶板,所述百叶板上、下端固连有分别与矩形框体的上框边和下框边旋转配合的转动轴;坝体上设有驱动百叶板转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矩形框体上框边或者下框边内并能沿坝体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齿条,齿条一端设有驱动齿条往复移动的电动推杆,所述百叶板的转动轴上安装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框体上设有在齿条移动到位后锁定其位置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由电磁铁驱动伸缩的锁销,所述齿条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供锁销伸长时插入的销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94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