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监测EPD状态的自动配发柜、EPD状态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9312.5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4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奕昕;刘勇;张天佑;杨策明;李林珊;谢随江;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7/00;G06F13/38;H04W4/8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epd 状态 自动 配发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涉核场所辐射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监测EPD状态的自动配发柜、EPD状态监测方法,自动配发柜设有若干用于存放EPD的存贮单元;存贮单元设有数据采集卡,当具有NFC近场通信功能的EPD放置到自动配发柜的存贮单元内时,存贮单元的数据采集卡与EPD通过NFC进行无线通信,此时通信双方工作在点对点模式,存贮单元的数据采集卡读取和采集EPD状态信息,并将采集的数据通过RS485通信上传到配发管理计算机,配发管理计算机存储EPD的状态信息数据,为判断EPD是否完好或是否缺失电量提供数据支持,为后续EPD的维护、自动发放、剂量数据的管理做准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涉核场所辐射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监测EPD状态的自动配发柜,以及基于该自动配发柜的EPD状态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人员在进入涉核场所的辐射控制区时,需领取和佩戴个人剂量计EPD,对人员所处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确保人员所承受辐射剂量在允许范围内。离开辐射控制区时,需归还EPD。目前有条件的单位采用自动配发柜对EPD进行发放和回收,以提高效率和避免出错。
中国专利CN109191723B公开了一种核电站个人剂量计自助配发系统,可实现核电站个人剂量计的自助配发。但通过现有自动配发柜发放个人剂量计EPD,存在无法知道EPD状态是否完好、电量是否充足的问题。人员自助取用EPD后,如果发现有问题,则需归还该EPD,再重新取用另一个EPD,造成时间浪费,也不利于故障EPD的及时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可监测EPD状态的自动配发柜,以及基于该自动配发柜的EPD状态监测方法,目的是在自动配发柜中采集EPD的状态信息,并将EPD状态信息上传至配发管理计算机,为EPD的状态诊断提供数据支持,保障人员通过自动配发柜取用EPD时,EPD的性能完好。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可监测EPD状态的自动配发柜,设有若干用于存放EPD的存贮单元;存贮单元设有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与EPD通过近场通信NFC进行无线通信,并读取和采集EPD状态信息;数据采集卡通过串行通信与配发管理计算机连接,并将采集到的EPD状态信息上传至配发管理计算机,为EPD的状态诊断提供数据支持。所用的EPD内置NFC通信功能,当EPD放置到自动配发柜的存贮单元时,存贮单元内的数据采集卡与EPD通过NFC进行无线通信。本方案在自动配发柜中采集EPD的状态信息,并将EPD状态信息上传至配发管理计算机,为EPD的状态诊断提供数据支持,保障人员通过自动配发柜取用EPD时,EPD的性能完好。本方案还可用于个人剂量计EPD测量数据通信接口,以及EPD测量数据读取器的设计,由于NFC通信速度快、可靠性高、感应范围大,用NFC通信方式替代以前的红外方式,可大幅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可靠性,以及操作的方便性。
进一步地,数据采集卡包括MCU、NFC通信芯片、NFC天线、串行通信芯片、串行通信总线接口,NFC天线与NFC通信芯片连接,NFC通信芯片与MCU连接,MCU与串行通信芯片连接,串行通信芯片与串行通信总线接口连接,串行通信总线接口与配发管理计算机通过串行通信总线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MCU采用STM32F103C8T6芯片,NFC通信芯片采用PN7150B0HN芯片,PN7150B0HN芯片与STM32F103C8T6芯片通过I2C总线连接,实现数据通信。
作为优选方案,串行通信总线采用RS485总线,串行通信芯片采用SP485R芯片,STM32F103C8T6芯片的USART端口与SP485R芯片连接,构成与上位机通信的RS485接口。RS485通信设置为一主多从模式,其中,配发管理计算机为主设备,自动配发柜内的所有存贮单元的数据采集卡为从设备,满足配发管理计算机快速读取EPD状态信息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93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