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桌面多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8986.3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0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朱长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智高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40;H02J50/10;H02J50/9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韩迎之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桌面 设备 无线 充电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桌面多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该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板和至少两个移动设备;所述无线充电板包括设备感应模块、充电接收模块、位置采集模块和初始化模块,该无线充电板接收充电区域内多个设备发送的充电请求,可根据获取的移动设备的当前状态数据,由系统确定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流值或电压值;亦可由用户自行设定;在桌面上设置凹槽,将无线充电板安装在凹槽内,显示屏与凹槽开口适配可以节省空间。本发明的无线充电系统可以用于桌面多设备同时充电的情况,维持了充电秩序,避免了因充电线长度的限制而导致充电不方便、占用空间较大、桌面异常杂乱的情况,还可以在满足用户充电需求的同时保证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桌面多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无线充电主要有电磁感应式、磁场共振式、无线电波式三种基本方式,目前最为常见的充电解决方案就是采用电磁感应式,通过线圈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量的传递,手机无线充电就是将普通的变压器主次级分开来达到无线的目的;磁场共振式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其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无线电波式是发展比较成熟的技术,主要由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可以捕捉从墙壁弹回的无线电波能量,在随负载作出调整的同时保持稳定的直流电压。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使用者携带有线充电器使用不方便,同时受充电线长度的限制导致的成本也较高,因此无线充电技术开始得到了更加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现在单设备的无线充电技术发展的相对比较成熟,同时多设备的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对其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但是大多都是在充电方面上的一些简单解决方案;而且,现在用于桌面多设备的无线充电装置存在功能单一、使用不方便、占用空间大、会使桌面显得异常杂乱的问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以供桌面上多设备同时使用、占用空间小的无线充电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桌面多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可以解决现在的用于桌面多设备的无线充电装置使用不方便、占用空间大、多设备同时充电时系统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桌面多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充电板和至少两个移动设备,所述无线充电板表面设置有电源开关和显示屏,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显示屏之间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板内部包括:
设备感应模块,用于感应所述无线充电板的充电区域内是否有所述移动设备存在;
充电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在所述充电区域内的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充电请求;
位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发送充电请求的所述移动设备在所述充电区域内的具体位置;
初始化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具体位置后,启动充电初始化。
上述的技术方案公开了本发明用于桌面多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的具体结构,无线充电板获取在充电区域内发送充电请求的移动设备的具体位置,然后启动充电初始化。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板内部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初始化模块进行充电初始化后,获取所述移动设备的当前状态数据,所述当前状态数据包括剩余电量、温度、充电电流值和充电电压值。充电时的电流值越大,充电速度越快;充电时的电压值越大,越容易增大充电过程中的发热量,加速电池老化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板内部还包括自动充电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设备的当前状态数据,由系统确定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流值和/或充电电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智高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智高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89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材清洗设备
- 下一篇:基于光流场和脸部肌肉运动的假脸视频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