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丝板喷丝孔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8843.2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顾利民;刘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丽倍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7 | 分类号: | G01B11/27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胡志鸿;张坚 |
地址: | 22623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丝板喷丝孔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丝板喷丝孔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喷丝板固定在旋转夹具上;S2:调节旋转夹具,并使用显微镜组件观测喷丝板,直至显微镜组件光轴对准一喷丝孔;S3:使用显微镜组件检测该喷丝孔的上端开口形态;以及,使用潜望镜组件观测当前检测喷丝孔的下端开口形态,以及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的同心度;S4:调节旋转夹具,并使用显微镜组件观测所述喷丝板,直至显微镜组件光轴对准次一喷丝孔后重复步骤S3。其优点是:通过显微镜组件和潜望镜组件,可在不翻转喷丝板的情况下对同一喷丝孔的两个开口迅速进行检测,大幅降低操作所需耗费人力与繁杂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丝工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丝板喷丝孔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环形喷丝板是化学纤维纺织机上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将黏流态的高聚物熔体或溶液,通过喷丝孔转变成有特定截面状的细流,经过凝固介质如空气或凝固浴固化而形成纤维。
如图1所示,喷丝板1的环面上加工有喷丝孔11,喷丝孔11呈喇叭口状,且在喷丝板1的一侧形成小开口,在另一表面形成较大开口。由于喷丝板纺丝孔状况关系着抽丝制造过程、抽丝品质的好坏,因此,在生产制造喷丝板时纺丝孔品质状况检查就显得相当重要,目前针对纺丝孔进行检验的装置,多以人工辅以显微镜来检查,检测时用显微镜检测喷丝板1一侧的小开口的形态,之后翻转环形喷丝板1检测另一表面的大开口来判断二者同心度是否合格,这样的检测方式复杂繁琐。
因此,如何提高喷丝板的喷丝孔检测效率为当前业界亟思改善的产业上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结构上的缺点,提出一种喷丝板喷丝孔检测方法,降低了喷丝板喷丝孔的检测时间,因此可大幅降低操作所需耗费人力与繁杂程序,并进一步提升喷丝板纺丝孔的喷丝品质。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喷丝板喷丝孔检测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喷丝板喷丝孔检测方法,用于喷丝板上喷丝孔的检测,所述喷丝孔呈喇叭口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S1:将喷丝板固定在一个可绕一轴线转动的旋转夹具;
S2:调节旋转夹具使喷丝板旋转,同时使用显微镜组件观测所述喷丝板,直至显微镜组件光轴对准一喷丝孔;
S3:使用显微镜组件检测该喷丝孔的上端开口形态;
以及,使用潜望镜组件观测当前检测喷丝孔的下端开口形态,以及光线由上端开口射入后的光点是否处于下端开口轮廓的圆心位置,由此判断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同心度;所述潜望镜组件由第一管路和垂直连通在第一管路一端的第二管路构成;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部开口处设置有目镜,且第一管路和所述显微镜组件光轴分别平行;所述第二管路的侧壁上设置有作为光路入口的开口,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显微镜组件光轴共轴,用于对显微镜组件所观测之喷丝孔的另一端开口进行观测;所述开口内设有与所述开口方向呈45°夹角的第一平面反光镜,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交界处设有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垂直的第二平面反射镜;
S4:调节旋转夹具使喷丝板旋转,直至显微镜组件光轴对准另一圈的一个喷丝孔后重复步骤S3。
所述旋转夹具可活动式支撑于一上轨道,所述旋转夹具沿轨道移动路径所在的直线与所述旋转夹具的转动轴线垂直相交;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5:
控制旋转夹具在轨道上移动,直至显微镜组件光轴对准次一喷丝孔后,重复步骤S3和S4。
所述旋转夹具包括底座和转盘,所述底座可活动设置在所述轨道上,所述转盘可转动式支撑于所述底座上,且其上部形成有喷丝板安装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丽倍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丽倍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8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