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油采出液的破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8407.5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2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诺盟氢能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33/04 | 分类号: | C10G3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裴咏萍 |
地址: | 211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油 采出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油采出液的破乳方法,该破乳方法采用喷射回路反应器对原油采出液进行破乳处理,并在破乳过程中向喷射回路反应器内通入工艺气体,原油采出液和破乳剂通过喷射回路反应器的文丘里喷射器高速喷射进入反应釜中,工艺气体被吸入文丘里喷射器形成微小级气泡对原油采出液作用,破坏油水界面膜的稳定性,加快破乳进程。本发明采用喷射回路反应器进行原油采出液破乳,可明显减少静置分层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反应器设备——喷射回路反应器进行原油采出液破乳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开采过程中,普遍采用向地下油层注入大量的水和表面活性剂物质(如驱油剂)的方法来提高原油采收率,导致石油采出液呈乳化状态采出,且水含量增加,部分油田采出液水含量甚至超过90%。
此外,原油中的天然乳化剂(如胶质、沥青质、环烷酸、脂肪酸、晶态石蜡等)吸附在油水界面上形成牢固的界面膜阻碍分散水滴的排水、聚结,使原油形成稳定的油包水型W/O和水包油型O/W的乳状液或是W/O/W和O/W/O的多重乳状液,增加采出液稳定性。运输和炼制这种含水率较高的稳定乳状液时会极大地降低泵、管线和储罐的有效运载负荷,而且原油中的一些成分溶于水之后,还会降低各种管道和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在石油运输和炼制前,必须对其进行破乳脱水降低原油含水率。
现有石油采出液破乳主要通过向现场采出液中添加适量的破乳剂,静置几小时或十几小时沉降的方法实现油水分离,因此大量研究工作围绕破乳剂的合成和配方开展,如对传统破乳剂在分子结构扩链、交联或者为充分利用各破乳剂间的协同作用进行复配,以获得更高的界面活性、较强的絮凝和聚并能力,而对原油采出液破乳工艺方法改进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破乳工艺,以减少原油采出液的静置分层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破乳剂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油采出液的破乳方法,该破乳方法采用喷射回路反应器对原油采出液进行破乳处理,并在破乳过程中向喷射回路反应器内通入工艺气体,原油采出液和破乳剂通过喷射回路反应器的文丘里喷射器高速喷射进入反应釜中,工艺气体被吸入文丘里喷射器形成微小级气泡对原油采出液作用,实现破乳。
本发明采用喷射回路反应器进行原油破乳处理,原油采出液在回路中大流量循环,经文丘里喷射器高速喷射,在喷嘴处形成负压,使得工艺气体(不参与反应的气体)被吸进文丘里喷射器形成具有大比表面积的微小级气泡。在文丘里喷射器的混合段、扩散段以及反应釜内液体中,微小级气泡对原油的油水界面进行切割,破坏界面膜完整性,使得破乳剂分子插入、取代的几率增大,界面难以复原;此外,气泡对液滴产生挤压与拉伸,液滴可受到多方位多角度的机械力作用,破坏油水界面膜稳定性。由此,可明显减少原油静置分层时间,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其中,工艺气体可选择氮气、甲烷气、或模拟油田伴生气以甲烷为主的低碳烷烃(甲烷:乙烷:丙烷体积比=(50~90):(2~30):(1~15))、或直接采用油田伴生气。通过工艺气体形成具有切割、挤压、拉伸等多角度机械作用的微小气泡,同时方便调节体系压力,加速破乳处理进程。
在部分实施例中,较为优选的,采用原油采出液破乳过程中产生的油田伴生气作为工艺气体循环使用。
其中,喷射回路反应器包括循环泵、热交换器、反应釜、文丘里喷射器;反应釜的底部通过循环泵后与换热器相连;热交换器通过喷射管路与设于反应釜顶端的文丘里喷射器相连通;反应釜顶端分别设有破乳剂进料口和原油采出液进料口;文丘里喷射器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口段、喷嘴、混合段、扩散段;进口段和喷嘴呈渐缩管状;进口段和喷嘴的外周侧设有渐缩式环状气室,该气室与混合段连通;扩散段为渐扩管式;反应釜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气口;气室的外侧设有气体循环管,气室通过气体循环管与反应釜的进气口相通;破乳剂和原油采出液分别通过破乳剂进料口和原油采出液进料口通入反应釜中,工艺气体通过进气口通入喷射回路反应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诺盟氢能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未经江苏诺盟氢能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8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醇钠的连续化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消除加工面气孔的四缸箱体模具